假道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困,有言不信。
解释
“假道伐虢”是一种利用外部条件或借助他人力量来实现自己目标的策略。具体来说,当两个强大的势力对峙时,较弱的一方可以借助其中一方的力量来打击另一方,从而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或发展。关键在于利用对方的信任或依赖,表面上为其提供帮助或支持,实际上却在暗中削弱或消灭对方。
该计策的核心在于“借势”,即在表面上顺从或合作,实际上却在暗中布局,最终实现自己的目的。其中“困,有言不信”指的是在困境中,即使有言语上的承诺或表态,也不可轻信,因为对方可能另有图谋。
中国历史上,“假道伐虢”的经典案例包括:
晋国假道伐虢:春秋时期,晋国为了消灭虢国,先向虞国借道,表面上是为了讨伐虢国,实际上在灭虢之后,晋国顺势回师,也灭掉了虞国。这就是“假道伐虢”的典型应用。
秦国假道伐蜀:战国时期,秦国为了攻打蜀国,先向巴国借道,表面上是为了共同对抗蜀国,实际上在灭蜀之后,秦国也顺势吞并了巴国。
曹操假道伐袁术:东汉末年,曹操为了消灭袁术,先向吕布借道,表面上是为了讨伐袁术,实际上在击败袁术后,曹操也趁机削弱了吕布的势力。
这些案例都体现了“假道伐虢”的核心思想,即通过借助他人的力量或资源,最终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