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为上计
全师避敌。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解释
“走为上计”强调在面对强敌或不利局势时,明智的选择是暂时避开冲突,保全实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所谓“全师避敌”是指全军撤退,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左次无咎”意为退居次要位置,不会招致灾祸;“未失常也”则说明这种退避并非失败,而是遵循常理,保持战略上的灵活与主动。
经典案例:
楚汉相争中的刘邦退守关中
在楚汉战争初期,刘邦实力远不及项羽,多次被项羽击败。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主动退守关中,避开项羽的锋芒,同时积蓄力量,最终在垓下之战中反败为胜,建立汉朝。诸葛亮北伐中的退兵策略
诸葛亮在多次北伐中,面对司马懿的坚守不战,常常选择主动退兵,避免陷入长期消耗战。这种“走为上计”的策略使蜀汉保存了实力,为后续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可能。红军长征的战略转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压力,红军选择进行长征,主动撤离根据地,避开敌人的主力,最终成功保存了革命力量,为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这些案例都体现了“走为上计”的智慧,即在不利情况下,通过主动退避来保存实力,等待时机,最终实现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