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方上·发汗丸第六

(方二首)

神丹丸治伤寒敕涩,恶寒发热,体疼者方。

附子 乌头(各四两) 人参 茯苓 半夏(各五两) 朱砂(一两)
上六味末之,蜜丸,以真丹为色,先食服,如大豆二丸,生姜汤下,日三,须臾进热粥二升许,重复出汗止。若不得汗,汗少不解复服如前法。若得汗足应解而不解者,当服桂枝汤。此药多毒,热者令饮水,寒者温饮解之。治疟先发服二丸。(《要略》用细辛不用人参
麦奴丸治伤寒五六日以上不解,热在胸中,口噤不能言,惟欲饮水,为坏伤寒。医所不能治成为死人,精魂已竭,心下才温,以杖发其口开灌药咽中,药得下即愈。麦奴丸一曰黑奴丸,二曰水解丸。
釜底墨 灶突墨 梁上尘 麦奴 黄芩 大黄 芒硝(各一两) 麻黄(二两)
上八味末之,蜜丸,如弹子大,以新汲水五合研一丸破渍置水中,当药消尽服之,病者渴欲饮水,极意不问升数,欲止复强饮,能多饮为善,不欲饮水当强饮。服药须臾当寒,寒竟

白话文翻译

伤寒方上·发汗丸第六

(方剂两首)

1. 神丹丸

主治:伤寒患者出现恶寒、发热、身体疼痛等症状。

组成:附子、乌头(各四两),人参、茯苓、半夏(各五两),朱砂(一两)。

制法:将以上六味药材研磨成末,用蜂蜜制成丸剂,外裹朱砂作为颜色。饭前服用,每次服用如大豆大小的两丸,用生姜汤送服,每日三次。服药后不久,喝下约两升的热粥,直到出汗为止。如果不出汗或出汗较少,病情未解,可重复服用。如果出汗足够但病情仍未缓解,应服用桂枝汤。此药毒性较大,体热者应多喝水,体寒者则用温水送服。治疗疟疾时,可在发作前服用两丸。(《要略》中用细辛代替人参)

2. 麦奴丸

主治:伤寒五六天以上未愈,热邪积聚在胸中,导致口不能言,只想喝水,属于坏伤寒。医生无法治疗,病人濒临死亡,精魂已竭,但心下尚温,可用杖撬开其口,灌入药物,药物下咽即可痊愈。麦奴丸又名黑奴丸或水解丸。

组成:釜底墨、灶突墨、梁上尘、麦奴、黄芩、大黄、芒硝(各一两),麻黄(二两)。

制法:将以上八味药材研磨成末,用蜂蜜制成如弹子大小的丸剂。用新汲的五合水研碎一丸,待药物完全溶解后服用。病人若口渴欲喝水,可尽量多喝,直到不想喝为止,但应尽量多喝水。服药后不久,病人会感到寒冷,寒冷过后病情会好转。

解释

  1. 神丹丸:主要用于治疗伤寒初期的恶寒、发热、身体疼痛等症状。方中的附子、乌头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人参、茯苓、半夏则补气健脾、化痰止呕,朱砂则有镇静安神的效果。服药后通过喝热粥来促进发汗,达到解表散寒的目的。如果出汗不足或病情未解,可重复服用或改用桂枝汤。

  2. 麦奴丸:用于治疗伤寒病程较长,热邪积聚在胸中,导致口不能言、只想喝水的严重症状。方中的釜底墨、灶突墨、梁上尘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黄芩、大黄、芒硝则清热泻火、通便,麻黄则发汗解表。服药后通过大量饮水来促进药物吸收,达到清热解表的目的。

这两首方剂都是通过发汗、清热、解毒的方法来治疗伤寒的不同阶段和症状,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