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性·调气法第五
彭祖曰∶道不在烦,唯能不思衣食,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曲直,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形勿极,而助之以导引,行气不已,亦可得长年,千岁不死。凡人不可无思,当以渐遣除之。彭祖曰∶和神导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目,闭气于胸膈中,以鸿毛着鼻上而不动,经三百息,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如此则寒暑不能侵,蜂虿不能毒,寿三百六十岁,此邻于真人也。每旦夕(旦夕者,是阴阳转换之时。凡旦五更初暖气至,频频眼闭,是上生气至,名曰∶阳息而阴消。暮日入后冷气至,凛凛然时乃至,床坐睡倒,是下生气至,名曰∶阳消而阴息。且五更初暖气至,暮日入后冷气至,常出入天地日月山川河海人畜草木一切万物体中,代谢往来,无时休息。一进一退,如昼夜之更迭,如海水之潮汐,)是天地消息之道也面向午展两手于脚膝上,徐徐按捺肢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凡吐者去故气,亦名死气,纳者取新气,亦名生气,故《老子经》云∶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言口鼻天地之间可以出纳阴阳死生之气也。)良久,徐徐乃以手左托右托,上托下托,前托后托,瞑目张口,叩齿摩眼,押头拔耳,挽发放腰,咳嗽,发阳振动也。双作只作,反手为之,然后掣足仰振,数八十九十而止。仰下徐徐定心,作禅观之法,闭目存思,想见空中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下入毛际,渐渐入顶。如雨初晴,云入山透皮入肉,至骨至脑,渐渐下入腹中,四肢五脏皆受其润,如水渗入地若彻,则觉腹中有声 然,意专思存,不得外缘,斯须即觉元气达于气海,须臾则自达于涌泉,则觉身体振动,两脚蜷曲,亦令床坐有声拉拉然,则名一通。一通二通乃至日别得三通五通,则身体悦怿,面色光辉,鬓毛润泽,耳目精明,令人食美,气力强健,百病皆去,五年十岁,长存不忘,得满十万遍,则去仙不远矣。人身虚无,但有游气,气息得理,即百病不生。若消息失宜,即诸 竟起。善摄养者,须知调气方焉。调气方疗万病大患,百日生眉须,自余者不足言也。
凡调气之法,夜半后日中前,气生得调。日中后夜半前,气死不得调。调气之时,则仰卧床,铺浓软,枕高下其身平,舒手展脚,两手握大拇指节,去身四五寸,两脚相去四五寸,数数叩齿,饮玉浆,引气从鼻入腹,足则停止,有力更取,久住气闷,从口细细吐出尽,还从鼻细细引入。出气一如前法,闭口以心中数数,令耳不闻,恐有误乱,兼以手下筹,能至千则去仙不远矣。若天阴雾恶风猛寒,勿取气也,但闭之。若患寒热及卒患痈疽,不问日中,疾患未发前一食间即调,如其不得好瘥,明日根据式更调之。若患心冷病,气即呼出。若热病,气即吹出。若肺病即嘘出,若肝病即呵出,若脾病即唏出,若肾病即 出。夜半后八十鸡鸣,七十二平旦,六十三日出,五十四辰时,四十五巳时,三十六欲作此法,先左右导引三百六十遍。病有四种,一冷痹,二气疾,三邪风,四热毒。若有患者,安心调气,此法无有不瘥也。凡百病不离五脏,各有八十一种疾,冷热风气计成四百四病,事须识其相类,善以知之。心脏病者,体冷热。相法,心色赤,患者梦中见人着赤衣,持赤刀杖,火来怖人。
疗法,用呼吹二气,呼疗冷,吹治热。肺脏病者,胸背满胀,四肢烦闷。相法,肺色白,患者喜梦见美女美男,诈亲附人,共相抱持,或作父母兄弟妻子。疗法,用嘘气出。肝脏病者,忧愁不乐,悲思喜头眼疼痛。相法,肝色青,梦见人着青衣,捉青刀杖,或狮子、虎、野狼来恐怖人。疗法,用呵气出。脾脏病者,体上游风习习,遍身痛烦闷。相法,脾色黄,通土色,梦或作小儿击历人邪犹人,或如旋风团栾转。治法,用唏气出。肾脏病者,体冷阴衰,面遍,细呼十遍,呼法,鼻中引气入,口中吐气出,当令声相逐呼字而吐之。热病者,用大吹五十遍,细吹十遍。吹如吹物之吹,当使字气声似字。肺病者,用大嘘三十遍,细嘘十遍。
肝病者,用大呵三十遍,细呵十遍。脾病者,用大唏三十遍,细唏十遍。肾病者,用大 五十遍,细 三十遍。此十二种调气法,若有病根据此法恭敬用心,无有不瘥,皆须左右导引三百六
白话文翻译及解释
养性·调气法第五
彭祖说:养生的道理并不复杂,关键在于能够不去想衣食、声色、胜负、曲直、得失、荣辱等外在事物。心中没有烦恼,身体不过度劳累,再加上导引和行气的练习,就可以长寿,甚至活到千岁不死。人不可能完全没有思虑,但可以通过逐渐排除这些思虑来达到养生的目的。
彭祖还提到,调和精神、导引气息的方法,需要在安静的密室中进行。关好门窗,铺好温暖的床席,枕头高度为二寸半,平躺身体,闭上眼睛,将气息闭在胸膈中,用鸿毛放在鼻子上而不动,持续三百次呼吸。在这个过程中,耳朵听不到声音,眼睛看不到东西,心中没有杂念。这样,寒暑之气无法侵入,蜂虫之毒也无法伤害,寿命可以达到三百六十岁,接近于真人的境界。
每天早晚(即阴阳转换的时候),五更初暖气到来时,眼睛会频繁闭合,这是上生气到来,称为“阳息而阴消”。日落后冷气到来时,身体会感到寒冷,这是下生气到来,称为“阳消而阴息”。五更初的暖气和日落后的冷气,常出入于天地、日月、山川、河海、人畜、草木等万物之中,代谢往来,没有停息。这种一进一退的变化,就像昼夜的更替,海水的潮汐,是天地阴阳消长的规律。
面向南方,伸展双手放在膝盖上,慢慢按压四肢关节,口中吐出浊气,鼻中吸入清气。吐气是为了排出旧气(死气),吸气是为了吸入新气(生气)。《老子经》中说:“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意思是口鼻是天地之间出纳阴阳死生之气的通道。接着,慢慢用手左右托举、上下托举、前后托举,闭目张口,叩齿摩眼,按压头部,拔耳挽发,弯腰咳嗽,进行阳气的振动。双手或单手交替进行,然后仰卧振动双脚,数到八十九十次为止。仰卧后慢慢定心,进行禅观,闭目存思,想象空中有太和元气,如紫云成盖,五色分明,从头顶进入,渐渐渗透到皮肤、肌肉、骨骼、大脑,最后进入腹部,四肢五脏都受到滋润,就像水渗入大地一样。这时会感到腹中有声音,专心存思,不让外缘干扰,片刻后就会感到元气到达气海,不久后到达涌泉,身体会振动,双脚蜷曲,床也会发出声音,这称为“一通”。每天进行三通五通,身体会感到愉悦,面色光辉,鬓毛润泽,耳目清明,食欲增强,气力强健,百病皆去。坚持五年十年,长存不忘,达到十万遍,就离仙人不远了。
人体是虚无的,只有游动的气息,气息调理得当,百病不生。如果调理失宜,各种疾病就会发生。善于养生的人,必须知道调气的方法。调气法可以治疗各种疾病,百日生眉须,其他效果更不用说了。
调气的时间,夜半后到日中前,气息生发,适合调气。日中后到夜半前,气息死寂,不适合调气。调气时,仰卧在床上,铺好厚软的床垫,枕头高度适中,身体平躺,舒展手脚,两手握大拇指节,距离身体四五寸,两脚相距四五寸,多次叩齿,饮玉浆,从鼻中引气入腹,直到气息足够,停止吸气,如果有余力可以继续吸气。气息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会感到闷气,这时从口中细细吐出,再从鼻中细细引入。吐气的方法与之前相同,闭口在心中默数,不让耳朵听到,以免误乱,同时用手计数,能达到千次就离仙人不远了。如果天气阴冷、雾大、风猛、寒烈,不要调气,只需闭气。如果患有寒热或突发痈疽,不问时间,在疾病发作前的一顿饭时间进行调气,如果效果不好,第二天再按方法调气。如果患有心冷病,用呼出气息;如果患有热病,用吹出气息;如果患有肺病,用嘘出气息;如果患有肝病,用呵出气息;如果患有脾病,用唏出气息;如果患有肾病,用呬出气息。夜半后调气八十次,鸡鸣时调气七十二次,平旦时调气六十三次,日出时调气五十四次,辰时调气四十五次,巳时调气三十六次。进行调气法前,先左右导引三百六十遍。疾病有四种:冷痹、气疾、邪风、热毒。如果有这些疾病,安心调气,这种方法没有不痊愈的。百病不离五脏,各有八十一种疾病,冷热风气总计四百四病,需要识别它们的相似之处,善于了解。
心脏病患者,身体冷热交替。相法,心色赤,患者梦中见人穿红衣,持赤刀杖,火来恐吓人。疗法,用呼气和吹气,呼疗冷,吹治热。肺脏病患者,胸背满胀,四肢烦闷。相法,肺色白,患者喜梦见美女美男,假装亲近,互相拥抱,或作父母兄弟妻子。疗法,用嘘气出。肝脏病患者,忧愁不乐,悲思喜头眼疼痛。相法,肝色青,梦见人穿青衣,捉青刀杖,或狮子、虎、狼来恐吓人。疗法,用呵气出。脾脏病患者,体上游风习习,遍身痛烦闷。相法,脾色黄,通土色,梦见小儿击打人或如旋风旋转。疗法,用唏气出。肾脏病患者,体冷阴衰,面色苍白,用细呼十遍,呼法,鼻中引气入,口中吐气出,声音相逐呼字而吐之。热病患者,用大吹五十遍,细吹十遍。吹如吹物之吹,声音似字。肺病患者,用大嘘三十遍,细嘘十遍。肝病患者,用大呵三十遍,细呵十遍。脾病患者,用大唏三十遍,细唏十遍。肾病患者,用大呬五十遍,细呬三十遍。这十二种调气法,如果有病,按照此法恭敬用心,没有不痊愈的,都须左右导引三百六十遍。
解释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通过调气和导引的方法来养生和治病。彭祖提出了养生的关键在于排除杂念,调理气息,通过导引和行气来达到长寿的目的。调气法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通过呼吸的调节来调和身体的气血,达到治疗疾病和强身健体的效果。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调气方法,如呼、吹、嘘、呵、唏、呬等,结合导引和禅观,可以有效地调理身体,达到养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