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急方·火疮等证第四

(论二首 方六十九首)

论曰∶凡火烧损,慎勿以冷水洗之,火疮得冷,热气更深转入骨,坏人筋骨难瘥。初被火烧,急向火更炙,虽大痛强忍之。一食久即不痛,神验。治火烧闷绝不识人,以新尿冷冻饮料之,及冷水和蜜饮之,口噤撬开与之,然后以下方治之。
治火疮方∶
栀子(四十枚) 白蔹 黄芩(各五两)
上三味, 咀,以水五升,油一升合煎,令水气歇,去滓待冷,以淋之,令溜去火热毒,则肌得宽也。作二日,任意用膏敷,汤散治之。
又方 熬油麻为末,和栀子仁涂之,唯浓为佳,若已成疮者,烧白糖灰粉之,即燥立瘥。

治火烧疮方∶

死鼠头一枚,以腊月猪膏煎,令消尽,以敷,干即敷之瘥,亦治小儿火疮。

治火疮败坏方∶

柏白皮切,以腊月猪膏合淹相得,煮四五沸,色变去滓,敷疮上。(《肘后方》云∶用桃又方 柏白皮 蛇衔 生地黄 栀子仁 黄芩 苦竹叶(各一分)
上六味, 咀,以羊髓一斤半煎三上三下,去滓,冷以敷之。(《药验方》用生地黄四两)
又方 以榆白皮嚼熟涂之。

治汤沃人肉烂坏方∶

杏仁 附子(各二两) 甘草(一两) 羊脂(五两) 松脂(鸡子大)
上五味, 咀,以不中水猪膏五两煎,涂之。
灸疮灸及汤火所损,昼夜啼呼,止痛灭瘢方∶
羊脂 松脂(各二分) 猪膏 蜡(各一分)
上四味,取松脂破铫中,切脂嚼蜡着松明上,少倾微火令滓皆消,以杯承汁敷之。

治灸疮方∶

甘草 当归(各一两) 胡麻(《外台》用胡粉) 羊脂(各六分)
上四味, 咀,以猪膏五合煎,去滓敷之。
  又方 松脂(五两) 蜡(三两)
上二味,合煎涂纸贴之,日三。
又方 取车 脂涂上。
又方 凡灸疮不瘥,日别灸上六七壮自瘥。

治灸疮肿痛急方∶

捣灶下黄土,以水和煮令热渍之。

治灸疮中风冷肿痛方∶

但向火炙之,疮得热则疮快至痛止,日六七,炙愈。

薤白膏治灸疮生肉止痛方。

薤白 当归(各二&两) 白芷(一两) 羊髓(一斤)
上四味, 咀合煎,以白芷色黄药成,去滓敷之,日三。

又方 治灸疮脓坏不瘥方。

薤白(一握) 胡粉 锻石(各一两) 腊月猪膏(一升)
上四味,先煎薤白令黄去之,绵裹锻石煎数沸去之,次入胡粉纳膏中,令调涂故布粘贴,日三。
又方 锻石一两,捣筛,猪脂和令相得,微火煎数沸,以暖汤先洗疮讫,以布裹灰熨疮上,三过,便以药贴疮上,灸之,又捣薤敷之。
又方 白蜜(一两) 乌贼骨(二枚,一方作一两)
上二味,相和涂之。

治针灸疮血出不止方∶

烧人屎灰敷之。
又方 死蜣螂为末,以猪膏和涂之。
金疮论曰∶治金疮者,无大小冬夏。及始初伤血出。便以右灰浓敷裹之,即止痛,又速愈,若疮甚深,未宜速合者。纳少滑石,令疮不时合也。凡金疮出血,其人必渴,当忍之,啖燥食并肥腻之物以止渴,慎勿咸食,若多饮粥及浆,犯即血动溢出杀人。又忌嗔怒、大言笑、思想、阴阳行动、作劳、多食酸咸,饮酒热羹、 辈,疮瘥后犹尔,出百日半年乃可复常也。

治金疮大散方∶

五月五日平旦,使四人出四方,各于五里内采一方草木茎叶,每种各半把,勿令漏脱一事。日正午时细切,碓捣并锻石极烂熟,一石草断一斗锻石,先凿大实中桑树令可受药,取药纳孔中,实筑令坚,仍以桑树皮蔽之,以麻捣锻石极密泥之,令不泄气。又以桑皮缠之使牢,至九月九日午时取出,阴干,百日药成捣之,日曝令干,更捣,绢筛贮之。凡一切金疮伤折出血,登时以药封裹治使牢,勿令动转,不过十日即瘥,不肿不脓,不畏风。若伤后数日始得药,须暖水洗令血出,然后敷之,此药大验。平生无事宜多合,以备仓卒,金疮之要无出于此,虽突厥质雄黄末未能及之。(《肘后方》云∶用百草心,五月五日作,七月七日出。)
又方 烧干梅为炭,捣末,敷之一宿即瘥,亦治打伤。
又方 磁石捣末敷之,止痛断血。
又方 取桑白汁涂,桑白皮裹之,或锻石封之妙。
又方 麻叶三斤,以水三升熟煮,取二升为一服。
又方 饮麻子汁数升。(《短剧方》云∶治毒箭所伤。)
又方 蚯蚓屎以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杏仁、锻石为细末,以猪脂和封之。(亦主犬、马、金疮大良。)

治金疮血出不止方∶

煮桑根十沸,服一升即止。
又方 捣车前汁敷之,血即绝,连根取用亦效。
又方 柳絮封之。
又方 以蜘蛛幕贴之,血即止。
又方 饮人尿五升愈。

内补散治金疮出血多,虚竭方。

苁蓉 芍药 甘草(各四两) 蜀椒(三两) 干姜(三两) 当归 芎 桂心 黄芩 吴茱 ?
上十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当归(三两) 干姜(三分) 芍药 辛夷(各五分) 甘草(二分)
上五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治金疮内漏血不出方∶

牡丹皮为末,水服三指撮,立尿出血。

治金疮内漏方∶

还自取疮中血着杯中,水和服之愈。
又方 蒲黄(二两) 七月七日麻勃(一两)
上二味,为末,酒服一钱匕,日三夜二。

二物汤治金疮腹中瘀血方。

大麻子(三升) 大葱白(二十枚)
上使数人各捣令熟,着水九升,煮取一升半,顿服,若血出不尽,腹中有脓血,更合服,当吐脓血。

内塞散治金疮方。

黄 当归 芎 白芷 干姜 黄芩 芍药 续断(各二两) 附子(半两) 细辛(一两) 鹿茸(三两)
上十一味,治下筛,先食酒服五分匕,日三,稍增至方寸匕。

治金疮烦满方∶

赤小豆一升,以苦酒渍之。熬令燥,复渍,满三日,令色黑,服方寸匕,日三。

治金疮苦痛方∶

杨木白皮熬令燥,为末,服方寸匕,日三,又以敷疮愈。
治金疮苦刺痛不可忍,百治不瘥者方∶
葱一把以水三升,煮数沸,取渍洗止痛良。

治金疮烦痛,大便不利方∶

大黄 黄芩
上二味,为末,蜜和为丸,如梧子大,先食服十丸,日三。

续断散治金疮中筋骨方。

续断(五两) 细辛 蛇衔 地榆 干地黄(各四两) 当归 芍药 芎 苁蓉(各三两)人参 甘草 附子(各二两) 干姜 蜀椒 桂心(各一两半)
上十五味,治下筛,酒服一方寸匕,日三。

治金疮肠出方∶

磁石 滑石 铁精(各三两)
上三味,为末,粉肠上,后用磁石末,饮服方寸匕,日五夜二,肠即入。
又方 取人屎干为末,粉肠即入。
治被伤肠出不断者方(《肘后方》云∶治肠出欲燥,而草土着肠者)∶
作大麦粥取汁洗肠推纳之,常研米粥饮之,二十日稍稍作强糜,百日后可瘥。

地黄膏治金疮、火疮、灸疮不能瘥者方。

生地(一升切,捣绞取汁三合)。 熏陆香 松脂 杏仁 蜡(各二两) 羊肾脂(五合)乌 ?
上八味,先下蜡,微火令消,次纳羊脂令消,次下油,次下松脂,次下杏仁,次下熏陆,次下生地汁,次下石盐,以微火煎,令生地汁水气尽,以绵滤停凝,一切诸疮初伤皆用敷之,日三夜二,慎生冷、猪、鸡、鱼肉。此膏治疮法,先除恶肉不着痂,先从内瘥,乃至平复无痂,不畏风,不脓,大妙。

治金疮血出不止方∶

蒲黄(一斤) 当归(二两)
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
又方 取葱叶炙取汁,涂疮上即止。若为妇人所惊者,取妇人中衣火炙令热,以熨疮
又方 取豉三升热汤渍,食顷绞去滓,纳蒲黄三合,顿服,及作大豆紫汤服之。(方见第二卷妇人门)。

治金疮箭在肉中不出方∶

白蔹 半夏(等分)
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疮浅十日出,疮深二十日出,终不住肉中。
治箭镞及诸刀刃在咽喉胸膈,诸隐处不出者方∶
丹皮(一分) 白盐(二分,《肘后》作白蔹)
上二味,治下筛,以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出。

治卒中箭不出,或肉中有聚血方∶

取女人月经布烧灰屑,酒服之。
又方 取栝蒌汁涂疮上即出。
  又方 酒服瞿麦末方寸匕,日三,瘥。
  又方 煎地黄汁作丸服之,百日箭出。
又方 多饮葛根汁,并治一切金疮。
又方 捣葛根汁饮之。又葛白屑熬黄,敷疮止血。
  又方 煮芦根汁,饮三升。
  又方 贝齿末服一钱匕。
又方 雄黄为末敷之,当沸汁出愈。
  又方 纳盐脐中灸之。

治中射罔箭方∶

蓝子(五合) 升麻(八两) 王不留行 甘草(各四两)
上四味,治下筛,冷水服二方寸匕,日三夜二。又以水和涂疮,干易之。

治毒箭所中方∶

捣蓝汁一升饮之,并敷疮上。若无蓝,取青布渍绞汁饮之,并淋疮中,镞不出,捣死鼠肝涂之。

治针折入肉中方∶

刮象牙为末,水和,聚着折针上即出。
又方 以鼠脑涂之。
  又方 磁石吸铁者,着上即出。

白话文翻译与解释

《备急方·火疮等证第四》主要论述了火疮、金疮(刀剑伤)等外伤的治疗方法。以下是内容的翻译和解释:


论曰:

凡是被火烧伤,切记不要用冷水冲洗。因为火疮遇到冷水,热气会更深地侵入骨骼,损伤筋骨,难以痊愈。刚被火烧伤时,应立即靠近火源再次烤炙,虽然会非常疼痛,但必须强忍。大约一顿饭的时间后,疼痛就会消失,这种方法非常灵验。如果因火烧导致昏迷不省人事,可以用新鲜尿液冷服,或者用冷水和蜂蜜饮用。如果病人牙关紧闭,需撬开嘴巴喂服。然后按照以下方剂治疗。


治火疮方:

方剂一:
- 药材:栀子(40枚)、白蔹、黄芩(各5两)。
- 制法:将以上三味药材切碎,加水5升、油1升一起煎煮,直到水分蒸发。去渣后待冷却,用此药液冲洗伤口,以去除火热毒气,使肌肉得到舒缓。两天后,可以用膏药或汤剂继续治疗。

方剂二:
- 药材:炒熟的芝麻末、栀子仁。
- 制法:将两者混合涂抹在伤口上,越厚越好。如果已经形成疮口,可以将白糖烧成灰粉撒在伤口上,伤口会迅速干燥愈合。


治火烧疮方:

  • 药材:死鼠头一枚、腊月猪油。
  • 制法:用腊月猪油煎煮死鼠头,直到完全溶解。将药膏敷在伤口上,干了就重新涂抹,直到痊愈。此方也适用于小儿火疮。

治火疮败坏方:

方剂一:
- 药材:柏白皮、腊月猪油。
- 制法:将柏白皮切碎,与腊月猪油混合浸泡,煮沸4-5次,直到颜色变化。去渣后敷在伤口上。

方剂二:
- 药材:柏白皮、蛇衔、生地黄、栀子仁、黄芩、苦竹叶(各1分)。
- 制法:将以上六味药材切碎,用羊髓1斤半煎煮,反复三次。去渣后冷却,敷在伤口上。

方剂三:
- 药材:榆白皮。
- 制法:将榆白皮嚼烂后涂抹在伤口上。


治汤沃人肉烂坏方:

  • 药材:杏仁、附子(各2两)、甘草(1两)、羊脂(5两)、松脂(鸡蛋大小)。
  • 制法:将以上五味药材切碎,用不沾水的猪油5两煎煮,涂抹在伤口上。

灸疮及汤火所损方:

  • 药材:羊脂、松脂(各2分)、猪油、蜡(各1分)。
  • 制法:将松脂放入锅中,加入猪油和蜡,小火煎煮至完全溶解。用杯子接取药液,敷在伤口上。

治灸疮方:

方剂一:
- 药材:甘草、当归(各1两)、胡麻、羊脂(各6分)。
- 制法:将以上四味药材切碎,用猪油5合煎煮,去渣后敷在伤口上。

方剂二:
- 药材:松脂(5两)、蜡(3两)。
- 制法:将两者煎煮后涂在纸上,贴于伤口,每日三次。

方剂三:
- 药材:车脂。
- 制法:直接涂抹在伤口上。

方剂四:
- 方法:如果灸疮不愈,每天在伤口上灸6-7壮,直到痊愈。


治灸疮肿痛急方:

  • 药材:灶下黄土。
  • 制法:将黄土捣碎,加水煮沸,用热水浸泡伤口。

治灸疮中风冷肿痛方:

  • 方法:靠近火源烤炙伤口,疮口受热后会感到舒适,疼痛也会停止。每天烤炙6-7次,直到痊愈。

薤白膏治灸疮生肉止痛方:

  • 药材:薤白、当归(各2两)、白芷(1两)、羊髓(1斤)。
  • 制法:将以上四味药材切碎,煎煮至白芷变黄。去渣后敷在伤口上,每日三次。

治灸疮脓坏不瘥方:

方剂一:
- 药材:薤白(1握)、胡粉、石灰(各1两)、腊月猪油(1升)。
- 制法:先将薤白煎至黄色,去渣。用棉布包裹石灰煎煮数次,去渣后加入胡粉,搅拌均匀。涂抹在旧布上,贴于伤口,每日三次。

方剂二:
- 药材:石灰(1两)、猪油。
- 制法:将石灰捣碎,与猪油混合,小火煎煮数次。先用温水清洗伤口,然后用布包裹石灰熨烫伤口,最后敷药。

方剂三:
- 药材:白蜜(1两)、乌贼骨(2枚)。
- 制法:将两者混合涂抹在伤口上。


治针灸疮血出不止方:

方剂一:
- 药材:人屎灰。
- 制法:将人屎烧成灰,敷在伤口上。

方剂二:
- 药材:死蜣螂末、猪油。
- 制法:将死蜣螂捣成末,与猪油混合涂抹在伤口上。


金疮论曰:

治疗金疮(刀剑伤)时,无论伤口大小或季节,只要伤口出血,应立即用石灰厚敷包扎,可以止痛并加速愈合。如果伤口较深,不宜迅速闭合,可以在伤口中加入少量滑石,使伤口逐渐愈合。金疮出血后,病人会感到口渴,应忍耐,避免吃咸食。可以吃干燥的食物和肥腻的食物来止渴,但不要多喝粥或浆水,否则会导致血液流动,引发危险。此外,忌愤怒、大笑、思虑过度、剧烈运动、多食酸咸食物、饮酒和热汤。即使伤口愈合后,也需注意这些禁忌,直到完全康复。


治金疮大散方:

  • 药材:五月五日早晨,派四人分别向四个方向各采集五种草木茎叶,每种半把。中午时分切碎,与石灰一起捣烂。将药填入桑树孔中,密封保存。九月九日取出,阴干后捣碎,晒干后再次捣碎,用绢筛储存。使用时,将药粉敷在伤口上,包扎牢固,十天内即可痊愈。

治金疮血出不止方:

方剂一:
- 药材:桑根。
- 制法:将桑根煮沸,服用1升即可止血。

方剂二:
- 药材:车前草汁。
- 制法:将车前草捣碎取汁,敷在伤口上,血即止。

方剂三:
- 药材:柳絮。
- 制法:将柳絮敷在伤口上。

方剂四:
- 药材:蜘蛛网。
- 制法:将蜘蛛网贴在伤口上,血即止。

方剂五:
- 药材:人尿。
- 制法:饮用5升人尿即可痊愈。


内补散治金疮出血多方:

  • 药材:苁蓉、芍药、甘草、蜀椒、干姜、当归、川芎、桂心、黄芩、吴茱萸等。
  • 制法:将以上药材研末,用酒送服,每日三次。

治金疮内漏血不出方:

  • 药材:牡丹皮末。
  • 制法:用清水送服三指撮,立即排尿出血。

治金疮内漏方:

方剂一:
- 方法:取伤口中的血放入杯中,加水服用即可痊愈。

方剂二:
- 药材:蒲黄、麻勃。
- 制法:将两者研末,用酒送服,每日三次,夜间两次。


二物汤治金疮腹中瘀血方:

  • 药材:大麻子、大葱白。
  • 制法:将两者捣碎,加水煮沸,服用后若血未排尽,可继续服用,直到排出脓血。

内塞散治金疮方:

  • 药材:黄芪、当归、川芎、白芷、干姜、黄芩、芍药、续断、附子、细辛、鹿茸等。
  • 制法:将以上药材研末,用酒送服,每日三次。

治金疮烦满方:

  • 药材:赤小豆、苦酒。
  • 制法:将赤小豆用苦酒浸泡,反复三次,直到颜色变黑。每日服用三次。

治金疮苦痛方:

  • 药材:杨木白皮。
  • 制法:将杨木白皮煎煮后研末,每日服用三次,也可敷在伤口上。

治金疮烦痛,大便不利方:

  • 药材:大黄、黄芩。
  • 制法:将两者研末,用蜂蜜制成丸剂,每日服用三次。

续断散治金疮中筋骨方:

  • 药材:续断、细辛、蛇衔、地榆、干地黄、当归、芍药、川芎、苁蓉、人参、甘草、附子、干姜、蜀椒、桂心等。
  • 制法:将以上药材研末,用酒送服,每日三次。

治金疮肠出方:

方剂一:
- 药材:磁石、滑石、铁精。
- 制法:将三者研末,敷在肠上,再用磁石末服用,每日五次,夜间两次。

方剂二:
- 药材:人屎末。
- 制法:将人屎末敷在肠上,肠即复位。


地黄膏治金疮、火疮、灸疮不能瘥者方:

  • 药材:生地、熏陆香、松脂、杏仁、蜡、羊肾脂、乌贼骨、石盐。
  • 制法:将以上药材煎煮,去渣后敷在伤口上,每日三次,夜间两次。

治金疮血出不止方:

方剂一:
- 药材:蒲黄、当归。
- 制法:将两者研末,用酒送服,每日两次。

方剂二:
- 药材:葱叶汁。
- 制法:将葱叶汁涂抹在伤口上即可止血。


治金疮箭在肉中不出方:

方剂一:
- 药材:白蔹、半夏。
- 制法:将两者研末,用酒送服,每日三次。

方剂二:
- 药材:丹皮、白盐。
- 制法:将两者研末,用酒送服,每日三次。


治中射罔箭方:

  • 药材:蓝子、升麻、王不留行、甘草。
  • 制法:将以上药材研末,用冷水送服,每日三次,夜间两次。

治毒箭所中方:

  • 药材:蓝汁。
  • 制法:饮用1升蓝汁,并敷在伤口上。若无蓝汁,可用青布浸水绞汁饮用。

治针折入肉中方:

方剂一:
- 药材:象牙末。
- 制法:将象牙末加水敷在针折处,针即出。

方剂二:
- 药材:鼠脑。
- 制法:将鼠脑涂抹在针折处。

方剂三:
- 药材:磁石。
- 制法:用磁石吸附铁针,针即出。


总结:

《备急方·火疮等证第四》详细记载了火疮、金疮等外伤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敷药、内服汤剂等多种方剂。这些方剂大多采用常见药材,如栀子、黄芩、柏白皮、羊脂等,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此外,还强调了治疗过程中的禁忌和注意事项,如避免冷水冲洗、忌食咸食等。这些方法在古代医疗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为外伤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