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腑方·皮虚实第四
(论一首 方二首)
论曰∶夫五脏六腑者,内应骨髓,外合皮毛肤肉。若病从外生,则皮毛肤肉关格强急。
若病从内发,则骨髓痛疼。然阴阳表里,内髓外皮,其病源不可不详之也。皮虚者寒,皮实者热。凡皮虚实之,应主于肺大肠。其病发于皮毛,热则应脏,寒则应腑。
蒴蒸汤治皮虚主大肠病,寒气关格方。
蒴 根叶(切三升) 菖蒲叶(切三升) 桃叶皮枝(三升) 细糠(一斗) 秫米(三升)
上五味以水一石五斗,煮取米熟为度,大盆器贮,于盆上作小竹床子罩盆,人身坐床中,周回四面将席荐障风,身上以衣被盖覆。若气急时,开孔对中泄气,取通身接汗可得两食久许。如此三日,蒸还温药足汁用之。若盆里不过热,盆下安炭火。非但治寒,但是皮肤一切劳冷悉治之。
栀子煎治皮实主肺病热气方。
栀子仁 枳实 大青 杏仁 柴胡 芒硝(各二两) 生地黄 淡竹叶(切各一升) 生? 元参 ?
上十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白话文翻译:
大肠腑方·皮虚实第四
(论述一篇,方剂两首)
论述:
五脏六腑在内与骨髓相应,在外与皮肤、肌肉相合。如果疾病从外部产生,那么皮肤、肌肉会出现僵硬、紧张的症状。如果疾病从内部发作,那么骨髓会感到疼痛。然而,阴阳、表里、内髓、外皮之间的关系,其病因必须详细分析。皮虚表现为寒,皮实表现为热。凡是皮虚实的病症,主要与肺和大肠相关。疾病发于皮肤,热则影响内脏,寒则影响腑脏。
蒴蒸汤:
用于治疗皮虚引起的大肠病,寒气导致的关格症状。
配方:
蒴根叶(切三升)、菖蒲叶(切三升)、桃叶皮枝(三升)、细糠(一斗)、秫米(三升)。
制法:
将以上五味药材用一石五斗水煮,直到米熟为止。用大盆盛放药汁,在盆上放置一个小竹床,人坐在床中,四周用席子围住挡风,身上用衣被覆盖。如果感到气闷,可以在席子上开孔透气,直到全身出汗,大约持续两顿饭的时间。如此连续三天,蒸完后药汁仍可继续使用。如果盆内不够热,可以在盆下放置炭火。此方不仅治疗寒气,还能治疗一切皮肤寒冷劳损的症状。
栀子煎:
用于治疗皮实引起的肺病,热气症状。
配方:
栀子仁、枳实、大青、杏仁、柴胡、芒硝(各二两)、生地黄、淡竹叶(切各一升)、生?、元参、?。
制法:
将以上十味药材用九升水煮,取三升药汁,去渣后加入芒硝,分三次服用。
解释:
皮虚与皮实:
- 皮虚:表现为寒,主要与肺和大肠相关,疾病多从内部发作,影响腑脏。
- 皮实:表现为热,主要与肺相关,疾病多从外部发作,影响内脏。
- 皮虚:表现为寒,主要与肺和大肠相关,疾病多从内部发作,影响腑脏。
蒴蒸汤:
- 适应症:用于治疗皮虚引起的大肠病,寒气导致的关格症状。
- 治疗方法:通过蒸疗法,利用药材的热气促使全身出汗,驱散寒气,治疗皮肤寒冷劳损。
- 适应症:用于治疗皮虚引起的大肠病,寒气导致的关格症状。
栀子煎:
- 适应症:用于治疗皮实引起的肺病,热气症状。
- 治疗方法:通过内服清热泻火的药材,缓解肺部的热气症状。
- 适应症:用于治疗皮实引起的肺病,热气症状。
这两首方剂分别针对皮虚和皮实的病症,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外蒸和内服)来调节身体的寒热平衡,达到治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