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方中·下痢第十五

(方十九首)

胶蜡汤治产后三日内下诸杂五色痢方。
阿胶 黄柏(各一两) 蜡(如博棋三枚) 当归(一两半) 黄连(二两) 陈廪米(一升)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米,蟹目沸,去米,纳药,煮取二升,去滓,纳胶蜡,令烊,分四服,一日令尽。
桂蜜汤治产后余寒下痢,便脓血赤白,日数十行,腹痛,时时下血方。
桂心 干姜 甘草(各二两) 附子(一两) 蜜(一升) 当归(二两) 赤石脂(十两)
上七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纳蜜,煎一两沸,分三服,日三。

治产后下赤白,腹中绞痛方∶

芍药 干地黄(各四两) 甘草 阿胶 艾叶 当归(各八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胶令烊,分三服。

治产后赤白下久不断,身面悉肿方∶

大豆(微熬) 小麦 蒲黄(各一升) 吴茱萸(半升)
上四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此方神验。亦可以水五升,酒一斗,煎取四升,分四服。
  治产后痢赤白,心腹刺痛方∶
薤白(一两) 当归(二两) 酸石榴皮(三两) 地榆根(四两) 粳米(五合)
上五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必效方》加浓朴一两,阿胶、人参、甘草、黄连各一两半)
当归汤治产后下痢赤白,腹痛方。
当归 龙骨(各三两) 干姜 白术(各二两) 芎 (二两半) 甘草 白艾(熟者)附子(各一两)
上八味 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三服,一日令尽。
白头翁汤治产后下痢兼虚极方。
白头翁 阿胶 秦皮 黄连 甘草(各二两) 黄柏(三两)
上六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胶令烊,分三服,日三。
鳖甲汤治产后早起中风冷,泄痢及带下方。
鳖甲(如手大) 当归 黄连 干姜(各二两) 黄柏(长一尺,广三寸)
上五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日三。(《千金翼》加白头翁一两
龙骨丸治产后虚冷下血及谷下昼夜无数,兼治产后恶露不断方。
龙骨(四两) 干姜 甘草 桂心(各二两)
上四味为末,蜜和丸,暖酒服二十丸,如梧子,日三。一方用人参、地黄各二两。
阿胶丸治产后虚冷洞下,心腹绞痛兼泄泻不止方。
阿胶(四两) 人参 甘草 龙骨 桂心 干地黄 白术 黄连 当归 附子(各二两)
上十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温酒服二十丸,日三服。
泽兰汤治产后余疾,寒下冻脓,里急,胸胁满痛,咳嗽、呕血,寒热,小便赤黄,大便不利方。
泽兰 石膏(各二十四铢) 当归 甘草 浓朴(各十八铢) 远志(三十铢) 本 芎(各十五铢) 干姜 人参 桔梗 干地黄(各十二铢) 白术 蜀椒 白芷 柏子仁 防风 山茱 白皮 麻子仁(各半升)
上二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五升,先纳桑白皮,煮取七升半,去之,纳诸药,煮取三升五合,去滓,分三服。
干地黄汤治产后下痢方。
干地黄(三两) 白头翁 黄连(各一两) 蜜蜡(一方寸) 阿胶(手掌大,一枚)
上五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纳胶、蜡令烊,分三服,日三。(《千金翼》有干姜一两)
  生地黄汤治产后忽着寒热下痢方。
生地黄(五两) 甘草 黄连 桂心(各一两) 大枣(二十枚) 赤石脂(二两) 淡竹叶(二升,一作竹皮)
上七味 咀,以水一斗煮竹叶,取七升,去滓,纳药,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三。
蓝青丸治产后下痢方。
蓝青(熬) 附子(炮) 鬼臼 蜀椒(各一两半) 浓朴 阿胶(炙) 甘草(各二两) 艾叶 龙骨
上十四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空腹,每服以饮下二十丸。一方用赤石脂四两。
赤石脂丸治产后虚冷下痢方。
赤石脂(三两) 当归 白术 黄连 干姜 秦皮 甘草(各二两) 蜀椒 附子(炮各一两)
上九味为末,蜜丸如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三。(《千金翼》作散,空腹饮服方寸匕。)
赤散治产后下痢方。
赤石脂 代赭(各三两) 桂心(一两)
上三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十日愈。
黑散治产后下痢方。麻黄 贯众 桂心(各一两) 细辛(二两) 甘草 干漆(各三两)
上六味治下筛,酒服五撮,日再。五日愈。麦粥下尤佳。
黄散治产后下痢方。
黄连(二两) 黄芩 虫 干地黄(各一两)
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十日愈。
龙骨散治产后痢方。
五色龙骨 代赭 赤石脂 黄柏根皮(蜜炙令焦) 艾(各一两半) 黄连(二两)
上六味治下筛,饮服方寸匕,日三。

白话文翻译与解释

胶蜡汤

主治:产后三日内出现的各种颜色(五色)的痢疾。
组成:阿胶、黄柏(各一两)、蜡(如博棋三枚)、当归(一两半)、黄连(二两)、陈廪米(一升)。
制法:将以上六味药切碎,用八升水煮米,待水煮沸后去掉米,加入其他药物,煮至剩两升,去渣,加入阿胶和蜡,使其溶化,分四次服用,一天内服完。

桂蜜汤

主治:产后因余寒导致的痢疾,便脓血、赤白痢,每日数十次,腹痛,时常便血。
组成:桂心、干姜、甘草(各二两)、附子(一两)、蜜(一升)、当归(二两)、赤石脂(十两)。
制法:将以上七味药切碎,用六升水煮至剩三升,去渣,加入蜜,煮沸一次,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

治产后下赤白,腹中绞痛方

组成:芍药、干地黄(各四两)、甘草、阿胶、艾叶、当归(各八两)。
制法:将以上六味药切碎,用七升水煮至剩两升半,去渣,加入阿胶使其溶化,分三次服用。

治产后赤白下久不断,身面悉肿方

组成:大豆(微熬)、小麦、蒲黄(各一升)、吴茱萸(半升)。
制法:将以上四味药,用九升水煮至剩三升,去渣,分三次服用。此方效果显著。也可以用五升水和一斗酒,煮至剩四升,分四次服用。

治产后痢赤白,心腹刺痛方

组成:薤白(一两)、当归(二两)、酸石榴皮(三两)、地榆根(四两)、粳米(五合)。
制法:将以上五味药切碎,用六升水煮至剩两升半,去渣,分三次服用。(《必效方》中加厚朴一两,阿胶、人参、甘草、黄连各一两半)

当归汤

主治:产后下痢赤白,腹痛。
组成:当归、龙骨(各三两)、干姜、白术(各二两)、芎(二两半)、甘草、白艾(熟者)、附子(各一两)。
制法:将以上八味药切碎,用六升水煮至剩两升,去渣,分三次服用,一天内服完。

白头翁汤

主治:产后下痢兼虚极。
组成:白头翁、阿胶、秦皮、黄连、甘草(各二两)、黄柏(三两)。
制法:将以上六味药切碎,用七升水煮至剩两升半,去渣,加入阿胶使其溶化,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

鳖甲汤

主治:产后早起中风冷,泄痢及带下。
组成:鳖甲(如手大)、当归、黄连、干姜(各二两)、黄柏(长一尺,广三寸)。
制法:将以上五味药切碎,用七升水煮至剩三升,去渣,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千金翼》中加白头翁一两)

龙骨丸

主治:产后虚冷下血及谷下昼夜无数,兼治产后恶露不断。
组成:龙骨(四两)、干姜、甘草、桂心(各二两)。
制法:将以上四味药研末,用蜜和成丸,用暖酒送服二十丸,如梧子大,每日三次。一方用人参、地黄各二两。

阿胶丸

主治:产后虚冷洞下,心腹绞痛兼泄泻不止。
组成:阿胶(四两)、人参、甘草、龙骨、桂心、干地黄、白术、黄连、当归、附子(各二两)。
制法:将以上十味药研末,用蜜和成丸,如梧子大,用温酒送服二十丸,每日三次。

泽兰汤

主治:产后余疾,寒下冻脓,里急,胸胁满痛,咳嗽、呕血,寒热,小便赤黄,大便不利。
组成:泽兰、石膏(各二十四铢)、当归、甘草、厚朴(各十八铢)、远志(三十铢)、本、芎(各十五铢)、干姜、人参、桔梗、干地黄(各十二铢)、白术、蜀椒、白芷、柏子仁、防风、山茱、白皮、麻子仁(各半升)。
制法:将以上二十一味药切碎,用一斗五升水,先放入桑白皮,煮至剩七升半,去掉桑白皮,加入其他药物,煮至剩三升五合,去渣,分三次服用。

干地黄汤

主治:产后下痢。
组成:干地黄(三两)、白头翁、黄连(各一两)、蜜蜡(一方寸)、阿胶(手掌大,一枚)。
制法:将以上五味药切碎,用五升水煮至剩两升半,去渣,加入阿胶、蜡使其溶化,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千金翼》中有干姜一两)

生地黄汤

主治:产后忽着寒热下痢。
组成:生地黄(五两)、甘草、黄连、桂心(各一两)、大枣(二十枚)、赤石脂(二两)、淡竹叶(二升,一作竹皮)。
制法:将以上七味药切碎,用一斗水煮竹叶,取七升,去渣,加入其他药物,煮至剩两升半,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

蓝青丸

主治:产后下痢。
组成:蓝青(熬)、附子(炮)、鬼臼、蜀椒(各一两半)、厚朴、阿胶(炙)、甘草(各二两)、艾叶、龙骨。
制法:将以上十四味药研末,用蜜和成丸,如梧子大,空腹时,每次用饮送服二十丸。一方用赤石脂四两。

赤石脂丸

主治:产后虚冷下痢。
组成:赤石脂(三两)、当归、白术、黄连、干姜、秦皮、甘草(各二两)、蜀椒、附子(炮各一两)。
制法:将以上九味药研末,用蜜和成丸,如梧子大,用酒送服二十丸,每日三次。(《千金翼》中作散,空腹时用饮送服方寸匕。)

赤散

主治:产后下痢。
组成:赤石脂、代赭(各三两)、桂心(一两)。
制法:将以上三味药研末,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十日可愈。

黑散

主治:产后下痢。
组成:麻黄、贯众、桂心(各一两)、细辛(二两)、甘草、干漆(各三两)。
制法:将以上六味药研末,用酒送服五撮,每日两次。五日可愈。用麦粥送服效果更佳。

黄散

主治:产后下痢。
组成:黄连(二两)、黄芩、虫、干地黄(各一两)。
制法:将以上四味药研末,用酒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十日可愈。

龙骨散

主治:产后痢。
组成:五色龙骨、代赭、赤石脂、黄柏根皮(蜜炙令焦)、艾(各一两半)、黄连(二两)。
制法:将以上六味药研末,用饮送服方寸匕,每日三次。

总结

以上内容为《千金方》中关于妇人产后下痢的治疗方剂,共十九首。这些方剂主要用于治疗产后因寒、热、虚、实等原因引起的痢疾,症状包括便脓血、赤白痢、腹痛、里急后重等。每首方剂均详细列出了药物组成、制法和服用方法,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