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腑方·咽门论第三

(论一首)

论曰∶夫咽门者,应五脏六腑往来神气阴阳通塞之道也。喉咙包囊舌者,并津液调五味之气本也,不可不研乎。咽门者,肝胆之候也,主通五脏六腑津液神气应十二时。若脏热则咽门闭而气塞,若腑寒则咽门破而声嘶,母姜酒主之。(方见六卷喉病门。)热则通之,寒则补之,若寒热调和,病不生矣。

白话文翻译

《千金方》胆腑方·咽门论第三

(论一篇)

论述说:咽门是五脏六腑之间神气往来、阴阳通塞的通道。喉咙、舌根以及唾液,是调节五味之气的基础,不可不深入研究。咽门是肝胆的外在表现,主要功能是疏通五脏六腑的津液和神气,与一天中的十二时辰相对应。如果脏腑有热,咽门会关闭,导致气机阻塞;如果脏腑有寒,咽门会破裂,导致声音嘶哑。治疗时,可以使用母姜酒(具体方剂见第六卷喉病篇)。对于热症,应疏通;对于寒症,应补益。如果寒热调和,疾病就不会发生。

解释

  1. 咽门的功能:咽门是连接五脏六腑的通道,负责调节神气和阴阳的流通。它不仅是气机往来的通道,还涉及到津液的调节和五味之气的平衡。

  2. 咽门与肝胆的关系:咽门是肝胆的外在表现,肝胆的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咽门的功能。肝胆功能正常,咽门才能顺利调节津液和神气。

  3. 病症与治疗

    • 脏热:如果脏腑有热,咽门会关闭,导致气机阻塞。治疗应疏通,使气机恢复通畅。
    • 腑寒:如果脏腑有寒,咽门会破裂,导致声音嘶哑。治疗应补益,增强脏腑的阳气。
    • 母姜酒:这是一种治疗咽门病症的方剂,具体用法和配方见《千金方》第六卷喉病篇。
  4. 寒热调和:如果寒热平衡,脏腑功能正常,疾病就不会发生。因此,保持寒热调和是预防和治疗咽门病症的关键。

总结来说,这段内容强调了咽门在调节五脏六腑功能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了针对不同病症的治疗方法,最终目标是达到寒热调和,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