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指下形状第三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浮于指下。) 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重按之乃得。) 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如散。)
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与数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脱。) 洪脉,极大在指下。(一曰浮而大。) 细脉,小大于微,常有但细耳。微脉,极细而软,或欲绝,若有若无。(一曰小也,一曰手下快,一曰薄,一曰按之如欲尽绝。) 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张弓弦状。(一曰如张弓弦,按之不移。又曰浮紧乃为弦也。) 紧脉,数如切绳状。
(一曰如转索之无常。) 迟脉,呼吸三至,来去极迟。(一曰举之不足,按之尽牢。一曰按之尽牢,举之无有。) 数脉,去来促急。(一曰一息脉六七至,一曰数者进之名。) 缓脉,去来亦迟,小快于迟。(一曰浮大而软,阴与阳同等。) 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欲绝指下。
(一曰按之乃得,举之即无。) 动脉,见于关上,无头尾大如豆,厥厥动摇。伏脉,极重指着骨乃得。(一曰关上沉不出,名曰伏。一曰手下裁动,一曰按之不足,举之无有。) 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一曰指下无,两旁有。 软脉,极软而浮细。一曰按之无有,举之有余。一曰细小如软。《千金翼》软作濡。) 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 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 然。(一曰沉浮皆得。) 促脉,来去数,时一至。 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结者生。 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脉代者死。 散脉,大而散,散者气实血虚,有表无里。 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弦。(《千金翼》以革为牢。) 弦与紧相类。软与弱相类。 浮与芤相类。(又曰浮与洪相类。)微与涩相类。 沉与伏相类。 缓与迟相类。(又曰软与迟相类。) 革与实相类。

白话文翻译与解释

《千金方》中的“脉法·指下形状第三”主要描述了中医脉诊中各种脉象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以下是每种脉象的白话文翻译与解释:

  1. 浮脉

    • 翻译:轻按脉象明显,重按则感觉不足。
    • 解释:浮脉通常表示病在体表,多见于外感风寒或风热等表证。
  2. 沉脉

    • 翻译:轻按脉象不明显,重按则感觉明显。
    • 解释:沉脉多表示病在里,常见于内伤或寒邪内盛。
  3. 涩脉

    • 翻译:脉象细而慢,流动不畅,有时会中断。
    • 解释:涩脉多与气血不畅或血瘀有关,常见于气滞血瘀或寒凝血瘀。
  4. 滑脉

    • 翻译:脉象流动顺畅,像珠子滚动一样。
    • 解释:滑脉多表示体内有痰湿或气血充足,常见于孕妇或痰湿内盛。
  5. 洪脉

    • 翻译:脉象非常大,明显而有力。
    • 解释:洪脉多表示热盛,常见于外感热病或内热炽盛。
  6. 细脉

    • 翻译:脉象细小,比微脉稍大。
    • 解释:细脉多表示气血不足,常见于虚证或寒证。
  7. 微脉

    • 翻译:脉象极细而软,几乎感觉不到。
    • 解释:微脉多表示气血极度虚弱,常见于危重病证。
  8. 弦脉

    • 翻译:轻按不明显,重按像拉紧的弓弦。
    • 解释:弦脉多表示肝气郁结或寒邪内盛,常见于肝病或寒证。
  9. 紧脉

    • 翻译:脉象急促,像拉紧的绳子。
    • 解释:紧脉多表示寒邪内盛,常见于寒证或疼痛。
  10. 迟脉

    • 翻译:脉象缓慢,呼吸三次才跳动一次。
    • 解释:迟脉多表示寒证或阳虚,常见于寒邪内盛或阳虚。
  11. 数脉

    • 翻译:脉象急促,跳动频率快。
    • 解释:数脉多表示热证,常见于外感热病或内热炽盛。
  12. 缓脉

    • 翻译:脉象稍慢,但比迟脉稍快。
    • 解释:缓脉多表示湿邪内盛或气血不足,常见于湿证或虚证。
  13. 弱脉

    • 翻译:脉象极软而沉,重按几乎感觉不到。
    • 解释:弱脉多表示气血极度虚弱,常见于危重病证。
  14. 动脉

    • 翻译:脉象在关部明显,像豆子一样滚动。
    • 解释:动脉多表示气血运行不畅,常见于气滞血瘀。
  15. 伏脉

    • 翻译:脉象极沉,需重按至骨才能感觉到。
    • 解释:伏脉多表示病在里,常见于寒邪内盛或气血极度虚弱。
  16. 芤脉

    • 翻译:脉象浮大而软,中间感觉空虚,两边实。
    • 解释:芤脉多表示失血或津液不足,常见于大出血或津液亏损。
  17. 软脉

    • 翻译:脉象极软而浮细。
    • 解释:软脉多表示气血不足,常见于虚证或寒证。
  18. 虚脉

    • 翻译:脉象迟大而软,重按感觉空虚。
    • 解释:虚脉多表示气血不足,常见于虚证或寒证。
  19. 实脉

    • 翻译:脉象大而长,有力,重按感觉明显。
    • 解释:实脉多表示邪气盛,常见于实证或热证。
  20. 促脉

    • 翻译:脉象急促,有时会中断。
    • 解释:促脉多表示热盛或气滞,常见于热证或气滞血瘀。
  21. 结脉

    • 翻译:脉象缓慢,有时会中断。
    • 解释:结脉多表示气血不畅,常见于气滞血瘀或寒凝血瘀。
  22. 代脉

    • 翻译:脉象急促,有时会中断,不能自行恢复。
    • 解释:代脉多表示气血极度虚弱,常见于危重病证。
  23. 散脉

    • 翻译:脉象大而散,气实血虚。
    • 解释:散脉多表示气血极度虚弱,常见于危重病证。
  24. 革脉

    • 翻译:脉象像沉伏实,大而长,微弦。
    • 解释:革脉多表示气血极度虚弱,常见于危重病证。

总结

这些脉象的描述是中医脉诊的基础,通过脉象的变化可以判断病情的性质、病位及病势。每种脉象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结合其他诊断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情并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