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诊脉动止投数疏数死期年月第十三
脉一动一止,二日死。(一《经》云∶一日死。) 脉二动一止,三日死。 脉三动一止,四日死,或五日死。 脉四动一止,六日死。 脉五动一止,七日死,或五日死。 脉六动一止,八日死。脉七动一止,九日死。 脉八动一止,十日死。 脉九动一止,九日死。又云∶十一日死。(一《经》云∶十三日死,或立春死。) 脉十动一止,立春死。(一《经》云∶立夏死。) 脉十一动一止,立夏死。(一《经》云∶夏至死。又云∶立秋死。) 脉十二动、十三动一止,立秋死。(一《经》云∶立冬死。) 脉十四动、十五动一止,立冬死。
(一《经》云∶立夏死。) 脉二十动一止,一岁死,或立秋死。 脉二十一动一止,二岁死。 脉二十五动一止,二岁死。(一《经》云∶一岁死。又云∶立冬死。) 脉三十动一止,二岁死,或三岁死。 脉三十五动一止,三岁死。 脉四十动一止,四岁死。 脉五十动一止,五岁死。 不满五十动一止,五岁死。 五行气毕,阴阳数同,荣卫出入,经脉通流,昼夜百刻,五德相生。脉来五十投而不止者,五脏皆受气,即无病也。 脉来四十投而一止者,一脏无气,却后四岁春草生而死。 脉来三十投而一止者,二脏无气,却后三岁麦熟时而死。 脉来二十投而一止者,三脏无气,却后二岁桑椹赤而死。 脉来十投而一止者,四脏无气,岁中死,得节不动,出清明死,远不出谷雨死矣。 脉来五动而一止者,五脏无气,却后五日而死。 脉一来而久住者,宿病在心,主中治。 脉二来而久住者,病在肝,枝中治。脉三来而久住者,病在脾,下中治。 脉四来而久住者,病在肾,间中治。脉五来而久住者,病在肺,枝中治。 五脏病,虚盛人可治,气全故也。
白话文翻译
《千金方》脉法·诊脉动止投数疏数死期年月第十三
- 脉一动一止:二日内死亡。(另一版本说:一日内死亡。)
- 脉二动一止:三日内死亡。
- 脉三动一止:四日内死亡,或五日内死亡。
- 脉四动一止:六日内死亡。
- 脉五动一止:七日内死亡,或五日内死亡。
- 脉六动一止:八日内死亡。
- 脉七动一止:九日内死亡。
- 脉八动一止:十日内死亡。
- 脉九动一止:九日内死亡。另一版本说:十一日内死亡。(另一版本说:十三日内死亡,或立春时死亡。)
- 脉十动一止:立春时死亡。(另一版本说:立夏时死亡。)
- 脉十一动一止:立夏时死亡。(另一版本说:夏至时死亡。又一说:立秋时死亡。)
- 脉十二动、十三动一止:立秋时死亡。(另一版本说:立冬时死亡。)
- 脉十四动、十五动一止:立冬时死亡。(另一版本说:立夏时死亡。)
- 脉二十动一止:一年内死亡,或立秋时死亡。
- 脉二十一动一止:两年内死亡。
- 脉二十五动一止:两年内死亡。(另一版本说:一年内死亡。又一说:立冬时死亡。)
- 脉三十动一止:两年内死亡,或三年内死亡。
- 脉三十五动一止:三年内死亡。
- 脉四十动一止:四年内死亡。
- 脉五十动一止:五年内死亡。
- 不满五十动一止:五年内死亡。
- 五行气毕,阴阳数同,荣卫出入,经脉通流,昼夜百刻,五德相生:脉来五十次而不停止者,五脏皆受气,即无病也。
- 脉来四十投而一止者:一脏无气,四年后春草生时死亡。
- 脉来三十投而一止者:二脏无气,三年后麦熟时死亡。
- 脉来二十投而一止者:三脏无气,两年后桑椹赤时死亡。
- 脉来十投而一止者:四脏无气,年内死亡,得节不动,出清明时死亡,远不出谷雨时死亡。
- 脉来五动而一止者:五脏无气,五日后死亡。
- 脉一来而久住者:宿病在心,主中治。
- 脉二来而久住者:病在肝,枝中治。
- 脉三来而久住者:病在脾,下中治。
- 脉四来而久住者:病在肾,间中治。
- 脉五来而久住者:病在肺,枝中治。
- 五脏病,虚盛人可治,气全故也。
解释
脉动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 这段内容主要描述了脉象中脉动与停止的次数与死亡时间的关系。脉动次数越少,死亡时间越短。例如,脉一动一止,二日内死亡;脉二动一止,三日内死亡,依此类推。
- 随着脉动次数的增加,死亡时间也逐渐延长。例如,脉二十动一止,一年内死亡;脉五十动一止,五年内死亡。
- 这段内容主要描述了脉象中脉动与停止的次数与死亡时间的关系。脉动次数越少,死亡时间越短。例如,脉一动一止,二日内死亡;脉二动一止,三日内死亡,依此类推。
脉象与五脏的关系:
- 脉象的停止次数与五脏的气机有关。例如,脉来四十投而一止者,一脏无气,四年后春草生时死亡;脉来五动而一止者,五脏无气,五日后死亡。
- 脉象的停止次数越多,表示五脏的气机越弱,死亡时间越短。
- 脉象的停止次数与五脏的气机有关。例如,脉来四十投而一止者,一脏无气,四年后春草生时死亡;脉来五动而一止者,五脏无气,五日后死亡。
脉象与季节的关系:
- 有些脉象的停止次数与季节有关。例如,脉十动一止,立春时死亡;脉十一动一止,立夏时死亡。
- 这表明某些脉象的停止次数可能与季节的变化有关,暗示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
- 有些脉象的停止次数与季节有关。例如,脉十动一止,立春时死亡;脉十一动一止,立夏时死亡。
脉象与治疗的关系:
- 脉象的停止次数还可以指示病位。例如,脉一来而久住者,宿病在心,主中治;脉二来而久住者,病在肝,枝中治。
- 这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根据脉象的停止次数和停留时间,可以判断病位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 脉象的停止次数还可以指示病位。例如,脉一来而久住者,宿病在心,主中治;脉二来而久住者,病在肝,枝中治。
五行与脉象的关系:
- 五行气毕,阴阳数同,荣卫出入,经脉通流,昼夜百刻,五德相生。脉来五十投而不止者,五脏皆受气,即无病也。
- 这表明脉象的正常与否与五行的平衡、阴阳的协调、荣卫的出入、经脉的通流密切相关。脉象正常,五脏气机协调,身体健康。
- 五行气毕,阴阳数同,荣卫出入,经脉通流,昼夜百刻,五德相生。脉来五十投而不止者,五脏皆受气,即无病也。
总结
这段内容通过脉象的动止次数与死亡时间、五脏气机、季节变化、病位诊断以及五行阴阳的关系,展示了古代中医对脉象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脉象不仅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预测死亡时间和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