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论·论药藏第九
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大圣之至教。救民之瘼,恤民之隐,贤人之用心。所以神农鸠集百药,黄帝纂录《针经》,皆预备之常道也。且人 瘵多起仓猝,不与人期,一朝婴已,岂遑知救,想诸好事者,可贮药藏用,以备不虞。所谓起心虽微,所救惟广。见诸世禄之家,有善养马者,尚贮马药数十斤,不见养身者有蓄人药一锱铢,以此之类,极可愧矣。贵畜而贱身,诚可羞矣。伤人乎?不问马,此言安用哉?至如人,或有公私使命,行迈边隅,地既不毛,药物焉出?忽逢瘴疠,素不资贮,无以救疗,遂拱手待毙,以致夭殁者,斯为自致,岂是枉横,何者?既不能深心以自卫,一朝至此,何叹惜之晚哉?故置药藏法,以防危殆云尔。
石药、灰土药、水药、根药、茎药、叶药、花药、皮药、子药、五谷、五果、五菜、诸兽齿牙、骨、角、蹄、甲、皮毛、尿屎等药,酥髓、乳酪、醍醐、石蜜、砂糖、饴糖、酒、醋、胶、曲、 、豉等药。
上件药根据时收采以贮藏之,虫豸之药不收采也。
称、斗、升、合、铁臼、木臼、绢罗、纱罗、马尾罗、刀砧、玉槌、瓷钵、大小铜铫、铛、釜、铜铁匙等。
上合药所须极当预贮。
凡药皆不欲数数晒曝,多见风日,气力即薄歇,宜熟知之。诸药未即用者,俟天大晴时,于烈日中曝,令大干,以新瓦器贮之,泥头密封,须用开取,即急封之,勿令中风湿之气,虽经年亦如新也。其丸散以瓷器贮,密蜡封之,勿令泄气,则三十年不坏。诸杏仁及子等药,瓦器贮之,则鼠不能得之也。凡贮药法,皆须去地三四尺,则土湿之气不中也。

白话文翻译:

诸论·论药藏第九

存有不忘亡失,安定时不忘危险,这是圣人的最高教诲。救治民众的疾苦,体恤民众的隐忧,这是贤人的用心所在。因此,神农氏收集了各种药物,黄帝编纂了《针经》,这些都是为了预防疾病和危险的常理。况且,人的疾病常常突然发生,不会提前告知,一旦发病,哪里还有时间去寻找救治的方法?因此,希望那些关心此事的人,可以储存一些药物以备不时之需。这种想法虽然微小,但所能救治的范围却非常广泛。我们看到那些世袭富贵之家,有善于养马的人,尚且会储存几十斤的马药,却很少见到有人为自己储存一丁点的人药。这种现象实在令人感到羞愧。重视牲畜而轻视自身,确实令人感到羞耻。孔子曾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这句话难道不是很有道理吗?至于那些因公或因私需要远行到边疆地区的人,那里土地贫瘠,药物匮乏,如果突然遭遇瘴气或瘟疫,平时又没有储备药物,就无法进行救治,只能束手待毙,最终导致死亡。这种情况是自找的,怎么能说是冤枉呢?为什么?因为不能用心去保护自己,一旦到了这种地步,再叹息也已经晚了。因此,设立药藏法,就是为了预防这种危险。

石药、灰土药、水药、根药、茎药、叶药、花药、皮药、子药、五谷、五果、五菜、各种兽类的牙齿、骨头、角、蹄、甲、皮毛、尿屎等药物,以及酥髓、乳酪、醍醐、石蜜、砂糖、饴糖、酒、醋、胶、曲、豉等药物。

以上这些药物应根据时节采集并储存,但虫豸类的药物不采集。

称、斗、升、合、铁臼、木臼、绢罗、纱罗、马尾罗、刀砧、玉槌、瓷钵、大小铜铫、铛、釜、铜铁匙等。

以上是配制药物时所需的基本工具,应当提前准备好。

凡是药物,都不宜频繁晒晒,过多暴露在风和阳光下,药效就会减弱,应当牢记这一点。那些暂时不用的药物,应等到天气晴朗时,在烈日下晒干,然后用新的瓦器储存,用泥封口密封。使用时迅速取出,立即封好,不要让药物接触到湿气,这样即使存放多年,药物也会像新的一样。丸剂和散剂应储存在瓷器中,用蜡密封,不让气体泄漏,这样即使存放三十年也不会变质。杏仁和其他种子类药物,应储存在瓦器中,这样老鼠就无法偷吃到。凡是储存药物的方法,都应离地三四尺,以避免土湿之气侵入。

解释:

该段文字出自《千金方》的“诸论·论药藏第九”,主要强调了储存药物以备不时之需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储存药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预防意识:文章开篇强调了“存不忘亡,安不忘危”的预防意识,认为这是圣人的教诲。贤人则应该关心民众的疾苦,提前做好准备。

  2. 药物储备:文章指出,疾病常常突然发生,因此需要提前储备药物。作者批评了那些重视牲畜而轻视自身的人,认为这是非常可耻的。

  3. 药物种类:文章列举了各种药物,包括石药、灰土药、水药、根药、茎药、叶药、花药、皮药、子药、五谷、五果、五菜、各种兽类的牙齿、骨头、角、蹄、甲、皮毛、尿屎等,以及酥髓、乳酪、醍醐、石蜜、砂糖、饴糖、酒、醋、胶、曲、豉等。

  4. 工具准备:文章还提到配制药物时所需的工具,如称、斗、升、合、铁臼、木臼、绢罗、纱罗、马尾罗、刀砧、玉槌、瓷钵、大小铜铫、铛、釜、铜铁匙等,强调这些工具应当提前准备好。

  5. 储存方法:文章详细介绍了储存药物的方法,如药物不宜频繁晒晒,应密封储存,避免湿气侵入。丸剂和散剂应储存在瓷器中,用蜡密封,杏仁和其他种子类药物应储存在瓦器中,以避免老鼠偷吃。储存药物时应离地三四尺,以避免土湿之气侵入。

总的来说,该段文字强调了预防疾病和储备药物的重要性,并提供了详细的储存方法和注意事项,体现了古代医学对药物管理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