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下·瘿瘤第六
瘿瘤病天府 会 气舍 主瘿瘤气咽肿。(《甲乙》云∶天府作天窗。) 脑户 通天 消泺 天突主颈有大气。 通天 主瘿灸五十壮。 胸堂 羊尿灸一百壮。
痔病飞扬 主痔篡伤痛。 绝骨 主 马刀腋肿。 天突 章门 天池 支沟 主漏。(又云∶支沟,章门主马刀肿 。) 商丘 复溜 主痔血泄后重。(又云∶商丘主痔骨蚀喜魇梦。)
天窗 天突 主漏颈痛。 劳宫 主热痔。 承筋 承扶 委中 阳谷 主痔痛腋下肿。 会阴主痔与阴相通者死。 侠溪 阳辅太冲 主腋下肿马刀 。 窍阴 主痈疽头痛如锥刺,不可以动,动则烦心。 大陵 支沟 阳谷 后溪 主痂疥。
  疝病曲泉 主 疝阴跳痛引脐中,不尿阴痿。(又云∶痛引茎中。) 关元 主 疝。(又云主暴疝痛。) 中都 主 疝崩中。中脘 主冲疝冒死不知人。 合阳 中 主 疝崩中,腹上下痛及肠 ,阴暴败痛。 照海 主四肢淫泺,身闷阴暴起疝。 太溪 主胞中有大疝瘕积聚,与阴相引痛。 商丘 主阴股内痛气痈,狐疝走上下引小腹痛,不可以俯仰。 肩井,傍肩解与臂相接处 主偏 。 巨阙 主狐疝。 四满主脐下疝积。(《甲乙》云∶主胞中有血。) 脐中 石门 天枢 气海 主小腹疝气,游行五脏,绕脐痛,冲胸不得息。(《甲乙》云∶脐疝绕脐痛。冲胸不得息,灸脐中、石门、天枢主之。) 大敦主卒暴疝痛,阴跳上入腹,寒疝阴挺出偏大肿,脐腹中悒悒不乐,小便难而痛。灸刺之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甲乙》云∶照海主之。) 冲门 太阴 主疝瘕阴疝。 天枢 主气疝呕。 大巨 主疝偏枯。 交信 主气癃 疝阴急,股枢膊内廉痛。 中封 主 疝癃暴痛,痿厥身体不仁。
气冲 主 阴肿痛,阳痿茎中痛,两丸骞痛不可仰卧。 少府 主阴痛,实时挺长寒热,阴暴痛遗尿,偏虚则暴痒气逆,卒疝小便不利。 大赫 然谷 主精溢,阴上缩。 中极 主失精。 阴市 主寒疝下至腹腠,膝腰痛如清水,小腹诸疝,按之下至膝上伏兔中寒,疝痛腹满痿少气。 五枢 主阴疝两丸上下,小腹痛。 太冲 中封 地机 主 疝精不足。(又云∶太冲主狐疝呕厥。) 鱼际 主阴湿,腹中余疾。 阴交 石门 主两丸骞。(又云∶石门主腹满疝积。) 太冲 主两丸骞缩,腹坚不得卧。 阴谷 主阴痿不用,小腹急引阴内廉痛。 会阴 主阴头寒。行间 主茎中痛。

白话文翻译及解释

瘿瘤病
- 天府、会、气舍:主要用于治疗瘿瘤、气滞和咽喉肿痛。(《甲乙经》中提到:天府也可以写作天窗。)
- 脑户、通天、消泺、天突:主要用于治疗颈部有大气(即瘿瘤)。
- 通天:主要用于治疗瘿瘤,灸五十壮。
- 胸堂、羊尿:主要用于治疗瘿瘤,灸一百壮。

痔病
- 飞扬:主要用于治疗痔疮,特别是痔疮引起的疼痛。
- 绝骨:主要用于治疗马刀腋肿(一种腋下的肿块)。
- 天突、章门、天池、支沟:主要用于治疗漏病(一种皮肤病)。(又提到:支沟和章门主要用于治疗马刀肿。)
- 商丘、复溜:主要用于治疗痔疮引起的出血和排便困难。(又提到:商丘主要用于治疗痔疮和骨蚀,以及容易做噩梦。)
- 天窗、天突:主要用于治疗漏病引起的颈部疼痛。
- 劳宫:主要用于治疗热性痔疮。
- 承筋、承扶、委中、阳谷:主要用于治疗痔疮疼痛和腋下肿痛。
- 会阴:主要用于治疗痔疮与阴部相通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死亡。
- 侠溪、阳辅、太冲:主要用于治疗腋下肿痛和马刀病。
- 窍阴:主要用于治疗痈疽引起的头痛,疼痛如锥刺,不能动,一动就心烦。
- 大陵、支沟、阳谷、后溪:主要用于治疗痂疥(一种皮肤病)。

疝病
- 曲泉:主要用于治疗疝气,特别是阴部跳动疼痛并牵引到脐中,尿不出,阴痿。(又提到:疼痛牵引到阴茎中。)
- 关元:主要用于治疗疝气。(又提到:主要用于治疗暴发性疝气疼痛。)
- 中都:主要用于治疗疝气和崩中(一种妇科病)。
- 中脘:主要用于治疗冲疝(一种疝气),症状严重到昏迷不醒。
- 合阳、中:主要用于治疗疝气和崩中,腹部上下疼痛及肠痛,阴部突然剧烈疼痛。
- 照海:主要用于治疗四肢无力,身体闷热,阴部突然起疝气。
- 太溪:主要用于治疗胞中(子宫或膀胱)有大疝气或积聚,与阴部相牵引疼痛。
- 商丘:主要用于治疗阴股内疼痛和气痈,狐疝(一种疝气)上下牵引小腹疼痛,不能俯仰。
- 肩井、傍肩解与臂相接处:主要用于治疗偏疝(一种疝气)。
- 巨阙:主要用于治疗狐疝。
- 四满:主要用于治疗脐下疝气和积聚。(《甲乙经》中提到:主要用于治疗胞中有血。)
- 脐中、石门、天枢、气海:主要用于治疗小腹疝气,疝气游走于五脏,绕脐疼痛,冲胸不能呼吸。(《甲乙经》中提到:脐疝绕脐疼痛,冲胸不能呼吸,灸脐中、石门、天枢。)
- 大敦:主要用于治疗突然暴发的疝气疼痛,阴部跳上入腹,寒疝阴挺出偏大肿,脐腹中悒悒不乐,小便困难而疼痛。灸刺后立即见效。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甲乙经》中提到:照海主要用于治疗此病。)
- 冲门、太阴:主要用于治疗疝气和阴疝。
- 天枢:主要用于治疗气疝和呕吐。
- 大巨:主要用于治疗疝气和偏枯(一种偏瘫)。
- 交信:主要用于治疗气癃(一种泌尿系统疾病)和疝气,阴部急痛,股枢膊内廉痛。
- 中封:主要用于治疗疝气和癃病暴痛,痿厥身体不仁。
- 气冲:主要用于治疗阴部肿痛,阳痿阴茎中痛,两丸骞痛不能仰卧。
- 少府:主要用于治疗阴痛,实时挺长寒热,阴部暴痛遗尿,偏虚则暴痒气逆,卒疝小便不利。
- 大赫、然谷:主要用于治疗精溢,阴部上缩。
- 中极:主要用于治疗失精。
- 阴市:主要用于治疗寒疝下至腹腠,膝腰痛如清水,小腹诸疝,按之下至膝上伏兔中寒,疝痛腹满痿少气。
- 五枢:主要用于治疗阴疝两丸上下,小腹痛。
- 太冲、中封、地机:主要用于治疗疝气和精不足。(又提到:太冲主要用于治疗狐疝和呕厥。)
- 鱼际:主要用于治疗阴湿,腹中余疾。
- 阴交、石门:主要用于治疗两丸骞。(又提到:石门主要用于治疗腹满和疝积。)
- 太冲:主要用于治疗两丸骞缩,腹坚不得卧。
- 阴谷:主要用于治疗阴痿不用,小腹急引阴内廉痛。
- 会阴:主要用于治疗阴头寒。
- 行间:主要用于治疗阴茎中痛。

解释

这段内容主要介绍了《千金方》中关于瘿瘤、痔病和疝病的针灸治疗方法。每一部分都列出了不同的穴位及其对应的病症,说明了这些穴位在治疗特定疾病时的作用。通过针灸这些穴位,可以缓解或治愈相应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