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章 备突
城百步一突门,突门各为窑灶,窦入门四五尺,为其门上瓦屋,毋令水潦能入门中。吏主塞突门,用车两轮,以木束之,涂其上,维置突门内,使度门广狭,令之入门中四五尺。置窑灶,门旁为橐,充灶伏柴艾,寇即入,下轮而塞之,鼓橐而熏之。

解释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古代城市防御中的一种设施和应对策略,称为“突门”。具体内容如下:

白话文翻译:

在城市中,每隔一百步设置一个突门。每个突门内都设有窑灶,突门的入口向内深入四五尺,门上方建有瓦屋,以防止雨水流入门内。负责突门的官吏会用两轮车,用木头捆绑在一起,表面涂上泥浆,然后将这些木车垂直放置在突门内,使其刚好能进入门内四五尺。突门旁边还设有风箱(橐),窑灶内装满柴草和艾草。当敌人攻入突门时,守军会放下木车堵住突门,然后鼓动风箱,用烟熏敌人。

解释:

  1. 突门的设置:突门是城市防御体系中的一种重要设施,每隔一百步设置一个,目的是在敌人进攻时提供紧急防御和反击的手段。
  2. 窑灶与风箱:突门内设有窑灶,窑灶内装满柴草和艾草,旁边还设有风箱。这些设施的主要作用是在敌人攻入突门时,通过鼓动风箱产生浓烟,熏退敌人。
  3. 木车的使用:木车是用于紧急堵住突门的工具。木车被涂上泥浆,以防止被敌人轻易破坏。当敌人攻入突门时,守军会迅速放下木车,堵住突门,阻止敌人进一步深入。
  4. 瓦屋的作用:突门上方建有瓦屋,主要作用是防止雨水流入突门内,保持突门内的干燥,确保窑灶和风箱的正常使用。

这种防御设施和策略体现了古代军事工程中的智慧,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布置,能够在敌人进攻时迅速做出反应,有效地保护城市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