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故大德者必受命。”
解释
孔子说:“舜真是大孝之人啊!他的德行堪称圣人,地位尊贵至天子,拥有四海之内的财富。宗庙祭祀他,子孙后代也继承了他的美德。”因此,具有大德的人,必定会得到应有的地位、俸禄、名声和长寿。天地生养万物,必定会根据其本质加以培养。所以,能生长的就加以培育,倾斜的就会覆灭。《诗经》中说:‘快乐的君子,德行高尚,适合治理百姓,适合任用贤人。他接受上天的赐福,上天保佑他,并赋予他使命。’因此,具有大德的人必定会接受天命。”
这段内容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尤其是大德之人所获得的回报。孔子以舜为例,说明大德之人不仅会得到世间的尊贵地位和财富,还会受到上天的保佑和赋予使命。通过引用《诗经》,进一步阐明了德行与天命之间的关系,指出德行高尚的人会得到上天的认可和支持。最后,孔子总结道,具有大德的人必定会接受天命,强调了德行与命运之间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