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解释

子路问孔子什么是真正的强。孔子回答说:“你问的是南方的强,还是北方的强,或者是你自己所认为的强呢?以宽厚柔和的方式教导别人,即使面对无理的行为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君子具备这种品质。而披甲持兵,战斗至死也不厌倦,这是北方的强,那些勇武的人具备这种品质。所以,君子能够和谐相处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强!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强!国家政治清明时,不改变自己的操守,这才是真正的强!国家政治混乱时,至死也不改变自己的信念,这才是真正的强!”

解释:孔子在这里区分了两种不同的“强”:一种是南方的强,表现为宽厚柔和、以德服人,即使面对无理也不报复,这是君子所具备的品质;另一种是北方的强,表现为勇武刚烈,战斗至死也不屈服,这是勇者所具备的品质。孔子认为,真正的强不是外在的勇武,而是内在的坚定和独立。君子能够在和谐中保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中立,不偏不倚;无论国家政治清明还是混乱,都能坚守自己的信念,这才是真正的强。孔子强调的是内在的坚韧和道德的坚定,而不是外在的武力或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