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章句上·第十二节
孟子曰:“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注释:### 白话文翻译: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他的无名指弯曲了不能伸直,虽然没有疼痛,也不妨碍做事,但如果有人能把它伸直,那么即使让他去秦国、楚国那么远的地方,他也会去,因为他不愿意自己的手指不如别人。手指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但心灵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就叫做不懂得轻重。”

解释:

在这段话中,孟子通过一个比喻来说明人们在对待身体和心灵上的不同态度。他指出,如果一个人的手指弯曲了,即使没有疼痛或妨碍做事,他也会愿意远行去寻求治疗,因为他不愿意自己的手指不如别人。然而,当涉及到心灵或道德品质不如别人时,人们却往往不以为意,甚至不觉得需要改进。

孟子通过这个比喻批评了那些只注重外在的、表面的东西,而忽视了内在的、本质的东西的人。他认为,人们应该像重视身体上的缺陷一样,重视心灵和道德上的不足,这才是真正懂得轻重、明白事理的表现。这段话强调了自我反省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关注内在的成长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