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心章句上·第三十六节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注释:白话文翻译:
孟子从范邑到齐国的路上,远远望见了齐王的儿子。他感叹道:“环境改变人的气质,修养改变人的体态,环境真是重要啊!难道他不是和普通人一样的儿子吗?”
孟子又说:“王子的宫室、车马、衣服大多与普通人相同,但王子之所以那样,是因为他所处的环境使然;更何况那些居住在天下最广阔环境中的人呢?鲁国的国君到宋国去,在垤泽的城门下呼喊。守门的人说:‘这不是我们的国君,为什么他的声音这么像我们的国君呢?’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环境相似。”
解释:
这段古文通过孟子的观察和感叹,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孟子认为,人的气质和体态会受到所处环境的深刻影响,即使是王子,他的行为和气质也与普通人有所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他的生活环境与普通人不同。孟子进一步举例说明,即使是不同国家的国君,由于生活环境相似,他们的声音也会相似。这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
孟子在这里不仅是在谈论环境对人的影响,更是在强调“居天下之广居者”的重要性,即那些生活在广阔天地中的人,他们的行为和气质会受到更大的影响。这也可以理解为孟子在强调道德修养和环境的重要性,认为人应该选择良好的环境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