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王章句下·第六节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注释:### 白话文翻译:
孟子对齐宣王说:“如果大王的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游历。等他回来时,发现妻子儿女受冻挨饿,那该怎么办呢?”齐宣王回答:“抛弃这个朋友。”

孟子又问:“如果一个法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那该怎么办?”齐宣王回答:“罢免他。”

孟子接着问:“如果一个国家的四方边境治理不好,那该怎么办?”齐宣王却左右张望,转移了话题。

解释:

这段古文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问题,揭示了齐宣王在治国理政上的责任问题。孟子首先用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即朋友未能尽到照顾他人妻子儿女的责任,来引出齐宣王对不负责任行为的看法。齐宣王果断表示应该抛弃这样的朋友。

接着,孟子将问题上升到官员的层面,询问如果法官不能管理好下属该如何处理。齐宣王同样果断地表示应该罢免这样的官员。

最后,孟子将问题上升到国家治理的层面,询问如果国家边境治理不好该如何处理。这时,齐宣王却回避了问题,顾左右而言他,显示出他在面对国家治理问题时的不自信和逃避责任的态度。

孟子通过这三个问题,意在指出齐宣王在治理国家时应当承担的责任,并且暗示齐宣王在面对国家治理不善的问题时,不能像对待朋友或官员那样简单处理,而是应当认真反思和采取有效措施。这段对话反映了孟子对君主责任的强调,以及他对国家治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