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娄章句下·第一节
孟子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世之相后也,千有余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注释:### 白话文翻译:
孟子说:“舜出生在诸冯,后来迁居到负夏,最后在鸣条去世,他是东夷地区的人。文王出生在岐周,最后在毕郢去世,他是西夷地区的人。他们所在的地方相隔一千多里,他们所处的时代也相隔一千多年。但是,他们在中国(中原地区)实现志向、推行道德时,却如同符节相合一般契合。无论是先圣舜还是后圣文王,他们所遵循的道理是一致的。”
解释:
这段古文通过舜和文王的例子,说明了圣人的道德和行为准则是不受地域和时代限制的。舜和文王分别出生在东夷和西夷,地域相隔甚远,时代也相差千年,但他们在中原地区推行道德、实现志向时,却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表明,真正的圣人之道是超越时空的,无论何时何地,圣人所遵循的准则都是相同的。
孟子通过这段话,强调了道德和仁政的普遍性和永恒性,鼓励人们学习和效仿圣人的行为,不论身处何地,时代如何变迁,都应遵循圣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