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娄章句下·第二十七节
公行子有子之丧,右师往吊,入门,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孟子不与右师言,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
孟子闻之,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

注释:### 翻译

公行子为儿子办丧事,右师前去吊唁。右师进门后,有人走上前与他说话,也有人走到他的座位旁边与他交谈。孟子没有与右师说话,右师不高兴地说:“各位君子都与我说话,唯独孟子不与我说话,这是轻视我。”

孟子听到后,说:“按照礼制,在朝廷上不能越过位次与人交谈,也不能越过台阶作揖。我想遵循礼制,子敖却认为我轻视他,这不是很奇怪吗?”

解释

这段古文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下》,主要讲述了孟子在公行子儿子的丧礼上,遵循礼制不与右师(子敖)交谈,而右师却因此感到被轻视的故事。通过这段对话,孟子强调了礼制的重要性,并表达了自己对礼制的坚守。

  1. 公行子有子之丧:公行子为儿子办丧事,说明这是一个严肃的场合,应当遵循相应的礼仪。

  2. 右师往吊:右师(子敖)前来吊唁,表示对丧事的尊重。

  3. 有进而与右师言者,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有些人主动上前与右师交谈,有些人则走到右师的座位旁边与他交谈。这表明在场的人都与右师有过交流。

  4. 孟子不与右师言:孟子没有与右师交谈,这是因为他遵循了礼制。

  5. 右师不悦曰:“诸君子皆与驩言,孟子独不与驩言,是简驩也。”:右师感到不高兴,认为孟子不与他交谈是轻视他。

  6. 孟子闻之,曰:“礼,朝廷不历位而相与言,不逾阶而相揖也。我欲行礼,子敖以我为简,不亦异乎?”:孟子听到后,解释说,按照礼制,在朝廷上不能越过位次与人交谈,也不能越过台阶作揖。他之所以不与右师交谈,是为了遵循礼制,而不是轻视右师。他认为右师因此感到被轻视是很奇怪的。

通过这段对话,孟子强调了礼制的重要性,并表达了自己对礼制的坚守。他并不因为右师的不满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而是坚持遵循礼制,体现了他的原则性和对礼制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