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僖公三十三年
【经】
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齐侯使国归父来聘。
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
癸巳,葬晋文公。
狄侵齐。
公伐邾,取訾娄。
秋,公子遂帅师伐邾。
晋人败狄于箕。
冬十月,公如齐。十有二月,公至自齐。乙巳,公薨于小寝。
陨霜不杀草,李、梅实。
晋人、陈人、郑人伐许。
【传】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閒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齐国庄子来聘,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成而加之以敏。臧文仲言于公曰:“国子为政,齐犹有礼,君其朝焉。臣闻之,服于有礼,社稷之卫也。”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狄侵齐,因晋丧也。
公伐邾,取訾娄,以报升陉之役。邾人不设备,秋,襄仲复伐邾。
狄伐晋,及箕。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郤缺获白狄子。先轸曰:“匹夫逞志于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
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对曰:“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管敬仲,桓之贼也,实相以济。《康诰》曰:‘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文公以为下军大夫。反自箕,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将中军,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曰:“举郤缺,子之功也。”以一命命郤缺为卿,复与之冀,亦未有军行。
冬,公如齐,朝,且吊有狄师也。反,薨于小寝,即安也。
晋、陈、郑伐许,讨其贰于楚也。楚令尹子上侵陈、蔡。陈、蔡成,遂伐郑,将纳公子瑕,门于桔柣之门。瑕覆于周氏之汪。外仆髠屯禽之以献。文夫人敛而葬之郐城之下。
晋阳处父侵蔡,楚子上救之,与晋师夹泜而军。阳子患之,使谓子上曰:“吾闻之,文不犯顺,武不违敌。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子济而陈,迟速唯命,不然纾我。老师费财,亦无益也。”乃驾以待。子上欲涉,大孙伯曰:“不可。晋人无信,半涉而薄我,悔败何及,不如纾之。”乃退舍。阳子宣言曰:“楚师遁矣。”遂归。楚师亦归。大子商臣谮子上曰:“受晋赂而辟之,楚之耻也,罪莫大焉。”王杀子上。
葬僖公缓,作主,非礼也。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于主,烝尝禘于庙。

注释

白话文翻译:

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

【经】

  • 三十三年春天,周历二月,秦军入侵滑国。
  • 齐侯派国归父来鲁国访问。
  • 夏季四月辛巳日,晋国和姜戎在殽山击败秦军。
  • 癸巳日,晋文公下葬。
  • 狄人入侵齐国。
  • 鲁僖公攻打邾国,占领了訾娄。
  • 秋季,公子遂率军攻打邾国。
  • 晋国在箕地击败狄人。
  • 冬季十月,鲁僖公前往齐国。十二月,鲁僖公从齐国返回。乙巳日,鲁僖公在小寝去世。
  • 霜降但未杀死草,李树和梅树结果。
  • 晋国、陈国、郑国联合攻打许国。

【传】

  • 三十三年春天,秦军经过周王城的北门,士兵们脱下头盔下车行礼,随后又跳上车,表现出轻浮无礼。王孙满年纪尚小,看到后对周王说:“秦军轻浮无礼,必定失败。轻浮则缺乏谋略,无礼则容易疏忽。进入险地却疏忽大意,又缺乏谋略,怎能不败?”秦军到达滑国时,郑国商人弦高正准备去周地做生意,遇到秦军。他先用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犒劳秦军,说:“我们国君听说贵军要经过敝国,特来犒劳。敝国虽小,但愿意为贵军提供一天的粮草和一夜的守卫。”同时派人迅速通知郑国。郑穆公派人查看秦军的驻地,发现他们已经整装待发,准备进攻郑国。郑穆公派皇武子去辞谢秦军,说:“贵军在敝国停留已久,我们的粮草已经耗尽。贵军如果要离开,郑国的原圃就像秦国的具囿一样,贵军可以随意猎取麋鹿,如何?”秦军的将领杞子逃往齐国,逢孙、扬孙逃往宋国。孟明说:“郑国已有防备,我们无法取胜。攻打不下,围困又无后援,还是撤军吧。”于是秦军灭掉滑国后撤军。

  • 齐国的国归父来鲁国访问,从郊外迎接直到赠送礼物,礼仪周全且行事敏捷。臧文仲对鲁僖公说:“国归父执政,齐国依然有礼,您应该去朝见齐国。我听说,臣服于有礼的国家,是国家的保障。”

  • 晋国的先轸说:“秦军违背蹇叔的劝告,因贪心而劳民,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机会。机会不可失去,敌人不可放纵。放纵敌人会带来祸患,违背天意则不吉利。我们必须攻打秦军。”栾枝说:“我们还未报答秦国的恩惠,却要攻打他们的军队,这是对先君的不敬吗?”先轸说:“秦国不哀悼我们的丧事,反而攻打我们的同姓国,秦国无礼,我们何必报答?我听说,一旦放纵敌人,就会带来几代的祸患。为子孙后代考虑,难道不是对先君的尊敬吗?”于是晋国发布命令,迅速调动姜戎军队。晋襄公穿着黑色丧服,梁弘驾车,莱驹为车右。

  • 夏季四月辛巳日,晋国在殽山击败秦军,俘虏了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人。随后晋国以黑色丧服为晋文公举行葬礼,从此晋国开始使用黑色丧服。

  • 文嬴请求释放秦国的三位将领,说:“他们确实挑拨了我们两国的关系,秦国国君如果抓到他们,一定会吃了他们,不会满足。您何必亲自惩罚他们呢?不如让他们回秦国受刑,以遂秦国国君的心愿,如何?”晋襄公同意了。先轸上朝时,问起秦国的俘虏。晋襄公说:“夫人请求释放他们,我已经放他们走了。”先轸大怒说:“将士们拼死作战才抓住他们,妇人几句话就放了他们。这是毁坏军功,助长敌人的气焰,国家灭亡的日子不远了。”说完不顾礼仪,吐了一口唾沫。晋襄公派阳处父去追赶,到黄河边时,秦国的将领已经上船了。阳处父解下左边的马,以晋襄公的名义送给孟明。孟明叩头说:“感谢国君的恩惠,不把我们这些俘虏用来祭鼓,让我们回秦国受刑。如果秦国国君杀了我们,我们死而无憾。如果国君赦免我们,三年后我们再来拜谢您的恩赐。”

  • 秦穆公穿着素服在郊外等待,面对军队哭泣说:“我违背了蹇叔的劝告,让你们受辱,这是我的罪过。我不撤换孟明,这是我的过错。你们有什么罪?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掩盖你们的大德。”

  • 狄人入侵齐国,是因为晋国正在办丧事。

  • 鲁僖公攻打邾国,占领了訾娄,以报复升陉之役。邾国没有防备,秋季,公子遂再次攻打邾国。

  • 狄人攻打晋国,到达箕地。八月戊子日,晋侯在箕地击败狄人。郤缺俘虏了白狄的首领。先轸说:“一个普通人敢在国君面前逞强而不受惩罚,我怎么能不自我惩罚呢?”于是脱下头盔冲入狄军,战死。狄人将他的头颅送还,面容如生。

  • 当初,臼季出使经过冀地,看到冀缺在田间除草,他的妻子给他送饭,两人相敬如宾。臼季带他回晋国,对晋文公说:“恭敬是德行的集中体现。能恭敬的人必有德行,德行可以治理百姓,请您任用他。”晋文公说:“他的父亲有罪,可以吗?”臼季回答说:“舜惩罚了鲧,但提拔了禹。管仲曾是齐桓公的敌人,但最终成为他的宰相。《康诰》说:‘父亲不慈,儿子不敬,兄长不友,弟弟不恭,互不相干。’《诗经》说:‘采葑采菲,不要因为根不好而舍弃。’您只要取他的优点就可以了。”晋文公任命冀缺为下军大夫。从箕地返回后,晋襄公以三命任命先且居为中军将,以再命将先茅的县赏赐给胥臣,说:“推荐郤缺是你的功劳。”以一命任命郤缺为卿,并重新赐给他冀地,但他并未参与军事行动。

  • 冬季,鲁僖公前往齐国朝见,并慰问齐国遭受狄人入侵。返回后,鲁僖公在小寝去世,这是因为他安于现状。

  • 晋国、陈国、郑国联合攻打许国,讨伐他们与楚国勾结。楚国的令尹子上入侵陈国、蔡国。陈国、蔡国求和后,子上又攻打郑国,企图拥立公子瑕,攻打桔柣之门。公子瑕在周氏的池塘中翻船而死。外仆髠屯抓住他并献给楚国。文夫人将他收敛后葬在郐城下。

  • 晋国的阳处父入侵蔡国,楚国的令尹子上率军救援,与晋军在泜水两岸对峙。阳处父担心,派人对子上说:“我听说,文人不冒犯顺理之事,武人不违背敌人。如果你想战,我就退后三十里,你渡河列阵,时间由你定,否则就退兵。长期对峙耗费财力,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于是阳处父驾车等待。子上准备渡河,大孙伯说:“不可。晋人无信,我们渡到一半时他们突然进攻,后悔就来不及了,不如退兵。”于是楚军退后三十里。阳处父宣布说:“楚军逃跑了。”于是晋军撤退。楚军也撤退。太子商臣诬陷子上说:“他接受了晋国的贿赂而退兵,这是楚国的耻辱,罪莫大焉。”楚王于是杀了子上。

  • 鲁僖公的葬礼拖延,制作牌位也不合礼制。按照礼制,国君去世后,卒哭时就要将牌位放入宗庙,进行祭祀。

解释:

这段古文记载了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27年)发生的几件重要历史事件,主要涉及秦国、晋国、齐国、鲁国、郑国、狄人等多个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外交和内部事务。

  1. 秦军入侵滑国:秦军经过周王城时表现出轻浮无礼,王孙满预言秦军必败。秦军到达滑国时,郑国商人弦高假借郑国的名义犒劳秦军,同时通知郑国防备。郑国识破秦军的意图,秦军不得不撤军,并灭掉滑国。

  2. 晋国在殽山击败秦军:晋国趁秦军轻敌,联合姜戎在殽山大败秦军,俘虏了秦国的三位将领。晋国从此开始使用黑色丧服。

  3. 鲁国的军事行动:鲁僖公攻打邾国,占领了訾娄,报复之前的升陉之役。公子遂再次攻打邾国。

  4. 狄人入侵齐国:狄人趁晋国办丧事时入侵齐国,鲁僖公前往齐国慰问。

  5. 晋国与狄人的战争:晋国在箕地击败狄人,郤缺俘虏了白狄的首领。先轸为表忠心,冲入狄军战死。

  6. 晋国、陈国、郑国联合攻打许国:讨伐许国与楚国勾结的行为。楚国令尹子上入侵陈国、蔡国,最终因太子商臣的诬陷被杀。

  7. 鲁僖公去世:鲁僖公在前往齐国慰问后去世,葬礼拖延,制作牌位也不合礼制。

这段文字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既有战争与外交,也有内部的政治斗争和礼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