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哀公二十三年
【传】
二十三年春,宋景曹卒。季康子使冉有吊,且送葬,曰:“敝邑有社稷之事,使肥与有职竞焉,是以不得助执绋,使求从舆人。曰,以肥之得备弥甥也,有不腆先人之产马,使求荐诸夫人之宰[5],其可以称旌繁乎?”
夏六月,晋荀瑶伐齐。高无[插图]帅师御之。知伯视齐师,马骇,遂驱之,曰:“齐人知余旗,其谓余畏而反也。”及垒而还。将战,长武子请卜。知伯曰:“君告于天子,而卜之以守龟于宗祧,吉矣。吾又何卜焉?且齐人取我英丘,君命瑶,非敢燿武也,治英丘也。以辞伐罪足矣,何必卜?”壬辰,战于犁丘。齐师败绩,知伯亲禽颜庚。
秋八月,叔青如越,始使越也。越诸鞅来聘,报叔青也。
注释
白话文翻译
二十三年春季
宋国的景曹去世了。季康子派冉有去吊唁,并且送葬。冉有说:“我们国家有祭祀社稷的大事,使我与肥(季康子)都忙于职责,所以不能亲自来帮忙执绋(拉灵车的绳子),只好派求(冉有)跟随舆人(送葬的人)一起来。因为肥是弥甥(外甥),所以送了一些先人留下的马匹,让求献给夫人的宰(管家),希望能符合旌繁(葬礼的规格)。”
夏季六月
晋国的荀瑶(知伯)率军攻打齐国。齐国的高无[插图]率领军队抵御。知伯观察齐军时,马受惊了,于是驱马前进,说:“齐国人认得我的旗帜,他们可能会以为我害怕而撤退。”到达齐军的营垒后就返回了。准备交战时,长武子请求占卜。知伯说:“国君已经向天子报告了,并且在宗庙用守龟占卜,结果是吉利的。我还需要占卜什么呢?况且齐国人夺取了我们的英丘,国君命令我(瑶),不是为了炫耀武力,而是为了收复英丘。用言辞讨伐罪人就足够了,何必再占卜呢?”壬辰日,在犁丘交战。齐军大败,知伯亲自俘虏了颜庚。
秋季八月
叔青出使越国,这是第一次派使者去越国。越国的诸鞅来鲁国聘问,是为了回报叔青的访问。
解释
这段古文主要讲述了鲁哀公二十三年发生的几件重要事件:
宋景曹去世:宋国的景曹去世,鲁国的季康子派冉有去吊唁并送葬。冉有解释说,由于鲁国有重要的祭祀活动,季康子和他自己都忙于职责,无法亲自参加葬礼,只能派冉有跟随送葬队伍,并送上一些马匹作为礼物。
晋国攻打齐国:晋国的荀瑶(知伯)率军攻打齐国,齐国的高无[插图]率军抵御。知伯在观察齐军时,马受惊,他驱马前进,认为齐军可能会误以为他害怕而撤退。在准备交战时,长武子请求占卜,但知伯认为已经通过宗庙占卜得到了吉利的征兆,无需再占卜。最终,晋军在犁丘大败齐军,知伯亲自俘虏了齐国的颜庚。
鲁国与越国的外交:叔青首次出使越国,越国的诸鞅来鲁国聘问,这是对叔青访问的回报。
这段古文反映了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军事活动,以及当时的礼仪和占卜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