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庄公五年
【经】
五年春,王正月。
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秋,郳犁来来朝。
冬,公会齐人、宋人、陈人、蔡人伐卫。
【传】
五年秋,郳犁来来朝,名,未王命也。
冬,伐卫,纳惠公也。

注释

白话文翻译

【经】

五年春季,周王的正月。

夏季,夫人姜氏前往齐国的军队。

秋季,郳国的犁来前来朝见。

冬季,庄公联合齐国人、宋国人、陈国人、蔡国人一起讨伐卫国。

【传】

五年的秋季,郳国的犁来前来朝见,他的名字被记录下来,是因为他还没有得到周王的正式任命。

冬季,讨伐卫国,是为了送惠公回国。

解释

这段古文是《左传》中关于鲁庄公五年(公元前689年)的历史记载。它分为“经”和“传”两部分。

  1. 部分简要记录了这一年的四件大事:

    • 春季:按照周历,正月是春季的开始,这里只是简单记载了时间。
    • 夏季:鲁庄公的夫人姜氏前往齐国的军队。这可能与当时的政治联姻或外交活动有关。
    • 秋季:郳国的犁来前来朝见鲁国。郳国是当时的一个小国,犁来可能是其国君或使者。
    • 冬季:鲁庄公联合齐、宋、陈、蔡四国一起讨伐卫国。这可能是为了支持卫国的惠公复位,或者是出于其他政治目的。
  2. 部分对“经”中的两件事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

    • 秋季:郳国的犁来前来朝见,他的名字被记录下来,是因为他还没有得到周王的正式任命。这说明当时的诸侯国需要得到周王的认可才能正式成为诸侯。
    • 冬季:讨伐卫国是为了送惠公回国。惠公可能是卫国的前任国君,被推翻后流亡在外,这次讨伐是为了帮助他复位。

这段记载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周王在名义上仍然是天下共主的地位。同时,也展示了当时的外交和军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