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庄公元年
【经】
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夫人孙于齐。
夏,单伯送王姬。
秋,筑王姬之馆于外。
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王姬归于齐。齐师迁纪、郱、鄑、郚。
【传】
元年春,不称即位,文姜出故也。
三月,夫人孙于齐,不称姜氏,绝不为亲,礼也。
秋,筑王姬之馆于外。为外,礼也。
注释
白话文翻译:
庄公元年
【经】
- 元年春天,周王的正月。
- 三月,夫人(文姜)前往齐国。
- 夏天,单伯护送王姬(周王的女儿)。
- 秋天,在城外为王姬建造馆舍。
- 冬天十月乙亥日,陈侯林去世。周王派遣荣叔前来赐予桓公(齐桓公)爵位。王姬嫁到齐国。齐国的军队迁移了纪、郱、鄑、郚四个地方。
【传】
- 元年春天,没有记载庄公即位,是因为文姜(庄公的母亲)离开的缘故。
- 三月,夫人(文姜)前往齐国,没有称她为“姜氏”,表示断绝亲属关系,这是符合礼制的。
- 秋天,在城外为王姬建造馆舍。这是为了表示王姬是外来的,符合礼制。
解释:
元年春,王正月:这是指庄公元年的春天,周王的正月。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使用周王的历法,因此“王正月”表示的是周王的正月,即一年的开始。
三月,夫人孙于齐:夫人指的是庄公的母亲文姜。文姜是齐国的公主,嫁给了鲁国的庄公父亲桓公。这里说她“孙于齐”,即前往齐国。文姜的行为可能涉及政治或家庭纷争,导致她离开鲁国。
夏,单伯送王姬:单伯是鲁国的大夫,王姬是周王的女儿。单伯护送王姬前往齐国,可能是为了联姻或外交目的。
秋,筑王姬之馆于外:在城外为王姬建造馆舍。这里的“外”表示王姬是外来的人,因此她的馆舍建在城外,符合当时的礼制。
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王姬归于齐。齐师迁纪、郱、鄑、郚:陈侯林去世,周王派遣荣叔赐予齐桓公爵位。王姬嫁到齐国,齐国的军队迁移了纪、郱、鄑、郚四个地方。这些事件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动态。
元年春,不称即位,文姜出故也:庄公元年春天,没有记载庄公即位,是因为文姜离开的缘故。文姜的离开可能影响了庄公的即位仪式或合法性。
三月,夫人孙于齐,不称姜氏,绝不为亲,礼也:文姜前往齐国,没有称她为“姜氏”,表示断绝亲属关系。这是符合当时礼制的,可能是因为文姜的行为被视为不端或有损家族名誉。
秋,筑王姬之馆于外。为外,礼也:在城外为王姬建造馆舍,表示王姬是外来的人,符合当时的礼制。这表明当时的礼仪非常注重身份和地位的区别。
这段古文主要记载了鲁庄公元年发生的几件重要事件,包括文姜的离开、王姬的嫁娶、陈侯的去世以及齐国的军事行动。通过这些事件,可以窥见当时的政治、外交和礼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