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公·昭公二十八年
【经】
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葬曹悼公。
公如晋,次于乾侯。
夏四月丙戌,郑伯宁卒。
六月,葬郑定公。
秋七月癸巳,滕子宁卒。
冬,葬滕悼公。
【传】
二十八年春,公如晋,将如乾侯。子家子曰:“有求于人,而即其安,人孰矜之?其造于竟。”弗听。使请逆于晋。晋人曰:“天祸鲁国,君淹恤在外。君亦不使一个辱在寡人,而即安于甥舅,其亦使逆君。”使公复于竟而后逆之。
晋祁胜与邬臧通室。祁盈将执之,访于司马叔游。叔游曰:“《郑书》有之,‘恶直丑正,实蕃有徒。’无道立矣,子惧不免。《诗》曰:‘民之多辟,无自立辟。’姑已,若何?”盈曰:“祁氏私有讨,国何有焉。”遂执之。祁胜赂荀跞,荀跞为之言于晋侯。晋侯执祁盈。祁盈之臣曰:“钧将皆死,慭使吾君闻胜与臧之死也以为快。”乃杀之。
夏六月,晋杀祁盈及杨食我。食我,祁盈之党也,而助乱,故杀之。遂灭祁氏、羊舌氏。
初,叔向欲娶于申公巫臣氏,其母欲娶其党。叔向曰:“吾母多而庶鲜,吾惩舅氏矣。”其母曰:“子灵之妻杀三夫,一君,一子,而亡一国、两卿矣。可无惩乎?吾闻之,甚美必有甚恶,是郑穆少妃姚子之子,子貉之妹也。子貉早死无后,而天钟美于是,将必以是大有败也。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乐正后夔取之,生伯封,实有豕心,贪惏无餍,忿颣无期,谓之封豕。有穷后羿灭之,夔是以不祀。且三代之亡,共子之废,皆是物也。女何以为哉?夫有尤物,足以移人。苟非德义,则必有祸。”叔向惧,不敢取。平公强使取之,生伯石。伯石始生,子容之母走遏诸姑,曰:“长叔姒生男。”姑视之,及堂,闻其声而还,曰:“是豺狼之声也。狼子野心,非是,莫丧羊舌氏矣。”遂弗视。
秋,晋韩宣子卒,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以为三县。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戊为梗阳大夫,知徐吾为涂水大夫,韩固为马首大夫,孟丙为盂大夫,乐霄为铜鞮大夫,赵朝为平阳大夫,僚安为杨氏大夫。谓贾辛、司马乌为有力于王室,故举之。谓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馀子之不失职,能守业者也。其四人者,皆受县而后见于魏子,以贤举也。
魏子谓成鱄:“吾与戊也县,人其以我为党乎?”对曰:“何也?戊之为人也,远不忘君,近不偪同,居利思义,在约思纯,有守心而无淫行。虽与之县,不亦可乎?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诗》曰:‘唯此文王,帝度其心。莫其德音,其德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国,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德靡悔。既受帝祉,施于孙子。’心能制义曰度,德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赏庆刑威曰君,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九德不愆,作事无悔,故袭天禄,子孙赖之。主之举也,近文德矣,所及其远哉。”
贾辛将適其县,见于魏子。魏子曰:“辛来,昔叔向適郑,鬷蔑恶,欲观叔向,从使之收器者,而往立于堂下。一言而善。叔向将饮酒,闻之,曰:‘必鬷明也。’下,执其手以上,曰:‘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贾大夫曰,才之不可以已,我不能射,女遂不言不笑夫。今子少不飏,子若无言,吾几失子矣。言之不可以已也如是。’遂如故知。今女有力于王室,吾是以举女。行乎,敬之哉!毋堕乃力。”
仲尼闻魏子之举也,以为义,曰:“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又闻其命贾辛也,以为忠:“《诗》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忠也。魏子之举也义,其命也忠,其长有后于晋国乎。”
冬,梗阳人有狱,魏戊不能断,以狱上。其大宗赂以女乐。魏子将受之。魏戊谓阎没、女宽曰:“主以不贿闻于诸侯,若受梗阳人,贿莫甚焉。吾子必谏。”皆许诺。退朝,待于庭。馈入,召之。比置,三叹。既食,使坐。魏子曰:“吾闻诸伯叔,谚曰,‘唯食忘忧’。吾子置食之间三叹,何也?”同辞而对曰:“或赐二小人酒,不夕食。馈之始至,恐其不足,是以叹。中置,自咎曰,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是以再叹。及馈之毕,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献子辞梗阳人。

注释

白话文翻译

经:
二十八年春天,周王三月,曹悼公下葬。
鲁昭公前往晋国,停留在乾侯。
夏天四月丙戌日,郑伯宁去世。
六月,郑定公下葬。
秋天七月癸巳日,滕子宁去世。
冬天,滕悼公下葬。

传:
二十八年春天,鲁昭公前往晋国,准备停留在乾侯。子家子说:“有求于人,却自己先安顿下来,谁会同情你?你应该先去边境。”昭公不听,派人请求晋国迎接。晋国人说:“天降祸于鲁国,国君长期在外流亡。国君也没有派一个使者来问候寡人,反而自己安顿在甥舅之地,这怎么能让晋国去迎接他呢?”于是让昭公回到边境后再去迎接他。

晋国的祁胜与邬臧互相交换妻室。祁盈准备逮捕他们,去咨询司马叔游。叔游说:“《郑书》上有句话说,‘厌恶正直,憎恨正义,这样的人确实很多。’无道之人已经得势,你恐怕难以幸免。《诗经》上说:‘民众多有邪僻,不要自立邪僻。’暂且放下吧,怎么样?”祁盈说:“祁氏家族内部的事,国家有什么可管的。”于是逮捕了祁胜。祁胜贿赂荀跞,荀跞为他向晋侯求情。晋侯逮捕了祁盈。祁盈的臣子说:“反正都是死,不如让我们的君主听到祁胜和邬臧的死讯,也算痛快。”于是杀了祁胜和邬臧。

夏天六月,晋国杀了祁盈和杨食我。杨食我是祁盈的同党,参与叛乱,所以被杀。随后灭了祁氏和羊舌氏。

当初,叔向想娶申公巫臣的女儿,他母亲想让他娶自己家族的女子。叔向说:“我母亲多,但庶出的兄弟少,我已经吸取了舅氏的教训。”他母亲说:“子灵的妻子杀了三个丈夫,一个国君,一个儿子,还导致一个国家灭亡,两位卿士被杀。你难道不应该吸取教训吗?我听说,太美的东西必然有太恶的一面。她是郑穆公少妃姚子的女儿,子貉的妹妹。子貉早死无后,上天把所有的美都集中在她身上,必然会导致大祸。从前有仍氏生了一个女儿,皮肤黝黑但非常美丽,光彩照人,名叫玄妻。乐正后夔娶了她,生了伯封,伯封像猪一样贪婪,贪得无厌,愤怒无常,被称为‘封豕’。有穷后羿灭了他,后夔因此断了祭祀。而且夏、商、周三代的灭亡,共子的被废,都是因为这种女人。你为什么要娶她呢?拥有绝色美女,足以改变人的命运。如果没有德义,必然会有灾祸。”叔向害怕了,不敢娶她。晋平公强迫他娶了,生了伯石。伯石刚出生,子容的母亲跑去告诉婆婆,说:“长叔姒生了个男孩。”婆婆去看,走到堂前,听到哭声就回来了,说:“这是豺狼的声音。狼子野心,如果不是这样,羊舌氏就不会灭亡。”于是不再去看。

秋天,晋国的韩宣子去世,魏献子执政。把祁氏的田地分为七个县,把羊舌氏的田地分为三个县。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戊为梗阳大夫,知徐吾为涂水大夫,韩固为马首大夫,孟丙为盂大夫,乐霄为铜鞮大夫,赵朝为平阳大夫,僚安为杨氏大夫。贾辛和司马乌因为对王室有功,所以被举荐。知徐吾、赵朝、韩固、魏戊,都是庶子中不失职,能守业的人。这四个人,都是受封县邑后才去见魏献子,因为贤能而被举荐。

魏献子对成鱄说:“我给了魏戊一个县,别人会不会认为我偏袒?”成鱄回答说:“为什么呢?魏戊的为人,远不忘君,近不逼迫同僚,在利益面前想到道义,在困境中保持纯洁,有守心而无淫行。即使给他一个县,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从前武王灭商,光有天下。他的兄弟之国十五个,姬姓之国四十个,都是举荐亲人。举荐没有别的标准,只看是否贤能,亲疏都是一样的。《诗经》上说:‘唯有文王,上帝度量其心。他的德音无人能及,他的德行光明磊落。他明察秋毫,善于治理,能够领导国家,能够顺从天命。他比于文王,他的德行无可悔恨。他接受了上帝的福祉,传给子孙。’心能制义叫做度,德正应和叫做莫,照临四方叫做明,勤施无私叫做类,教诲不倦叫做长,赏庆刑威叫做君,慈和遍服叫做顺,择善而从叫做比,经纬天地叫做文。九德不愆,做事无悔,所以能继承天禄,子孙依赖。您的举荐,接近文德了,影响深远啊。”

贾辛即将去他的县邑,去见魏献子。魏献子说:“辛来,从前叔向去郑国,鬷蔑长得丑,想见叔向,就跟着去收器皿的人,站在堂下。他说了一句话,叔向正准备喝酒,听到后说:‘这一定是鬷明。’下来,拉着他的手上去,说:‘从前贾大夫长得丑,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三年不说话不笑。有一次驾车去高地,射雉,射中了,他的妻子才笑并说话。贾大夫说,才能是不能放弃的,我不能射,你就不说话不笑。现在你年轻不扬,你如果不说话,我差点就错过你了。说话的重要性就是这样。’于是像老朋友一样。现在你对王室有功,我因此举荐你。去吧,要谨慎!不要浪费你的才能。”

孔子听说魏献子的举荐,认为合乎道义,说:“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以说是合乎道义了。”又听说他任命贾辛,认为他忠诚:“《诗经》上说,‘永远配合天命,自求多福’,这是忠诚。魏献子的举荐合乎道义,他的任命忠诚,他的后代在晋国会长久吧。”

冬天,梗阳人有诉讼,魏戊无法判决,把案件上报。他的大宗族用女乐贿赂。魏献子准备接受。魏戊对阎没、女宽说:“主公以不受贿赂闻名于诸侯,如果接受梗阳人的贿赂,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你们一定要劝谏。”两人答应了。退朝后,在庭院等待。送饭的人进来,召他们进去。等到摆好饭菜,他们叹了三次气。吃完饭,让他们坐下。魏献子说:“我听伯叔说,谚语说,‘吃饭时忘记忧愁’。你们在摆饭时叹了三次气,为什么?”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有人赐给我们两个小人酒,我们晚上没吃饭。饭菜刚送来时,担心不够,所以叹气。摆到一半时,自责说,难道将军吃饭会不够吗?所以又叹气。等到饭菜摆完,希望以小人的肚子为君子的心,满足就好。”魏献子于是拒绝了梗阳人的贿赂。

解释

这段古文主要记载了鲁昭公二十八年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包括鲁昭公前往晋国、晋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叔向的婚姻选择、晋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孔子对魏献子举荐的评价等。

  1. 鲁昭公前往晋国:鲁昭公在乾侯停留,子家子建议他先去边境,但昭公不听,最终晋国要求他回到边境后再去迎接。

  2. 晋国内部斗争:祁胜与邬臧互相交换妻室,祁盈逮捕了祁胜,但祁胜贿赂荀跞,最终祁盈被杀,祁氏和羊舌氏被灭。

  3. 叔向的婚姻选择:叔向原本想娶申公巫臣的女儿,但他母亲警告他娶美女会带来灾祸,叔向最终不敢娶,但在晋平公的强迫下娶了她,生了伯石。

  4. 晋国政治格局的变化:韩宣子去世后,魏献子执政,将祁氏和羊舌氏的田地分为多个县,任命了一批官员。

  5. 孔子对魏献子的评价:孔子认为魏献子的举荐合乎道义,任命贾辛是忠诚的表现,认为他的后代在晋国会长久。

这段古文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内部权力斗争、家族兴衰以及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