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公·昭公二十六年
【经】
二十有六年春,王正月,葬宋元公。
三月,公至自齐,居于郓。
夏,公围成。
秋,公会齐侯、莒子、邾子、杞伯,盟于鄟陵。
公至自会,居于郓。
九月庚申,楚子居卒。
冬十月,天王入于成周。
尹氏、召伯、毛伯以王子朝奔楚。
【传】
二十六年春,王正月庚申,齐侯取郓。
葬宋元公,如先君,礼也。
三月,公至自齐,处于郓,言鲁地也。
夏,齐侯将纳公,命无受鲁货。申豐从女贾,以币锦二两,縳一如瑱,適齐师。谓子犹之人高[插图]:“能货子犹,为高氏后,粟五千庚。”高齮以锦示子犹,子犹欲之。齮曰:“鲁人买之,百两一布,以道之不通,先入币财。”子犹受之,言于齐侯曰:“群臣不尽力于鲁君者,非不能事君也。然據有异焉。宋元公为鲁君如晋,卒于曲棘。叔孙昭子求纳其君,无疾而死。不知天之弃鲁耶,抑鲁君有罪于鬼神,故及此也?君若待于曲棘,使群臣从鲁君以卜焉。若可,师有济也。君则继之,兹无敌矣。若其无成,君无辱焉。”齐侯从之,使公子鉏帅师从公。成大夫公孙朝谓平子曰:“有都以卫国也,请我受师。”许之。请纳质,弗许,曰:“信女足矣。”告于齐师曰:“孟氏,鲁之敝室也。用成已甚,弗能忍也,请息肩于齐。”齐师围成。成人伐齐师之饮马于淄者,曰:“将以厌众。”鲁成备而后告曰:“不胜众。”师及齐师战于炊鼻。齐子渊捷从洩声子,射之,中楯瓦。繇朐汏辀,匕入者三寸。声子射其马,斩鞅,殪。改驾,人以为鬷戾也而助之。子车曰:“齐人也。”将击子车。子车射之,殪。其御曰:“又之。”子车曰:“众可惧也,而不可怒也。”子囊带从野洩,叱之。洩曰:“军无私怒,报乃私也,将亢子。”又叱之。亦叱之。冉竖射陈武子,中手,失弓而骂。以告平子曰:“有君子白晳,鬒鬚眉,甚口。”平子曰:“必子彊也,无乃亢诸?”对曰:“谓之君子,何敢亢之?”林雍羞为颜鸣右,下。苑何忌取其耳。颜鸣去之。苑子之御曰:“视下顾。”苑子刜林雍,断其足。[插图]而乘于他车以归。颜鸣三入齐师,呼曰:“林雍乘。”
四月,单子如晋告急。五月戊午,刘人败王城之师于尸氏。戊辰,王城人、刘人战于施穀,刘师败绩。
秋,盟于剸陵,谋纳公也。
七月己巳,刘子以王出。庚午,次于渠。王城人焚刘。丙子,王宿于褚氏。丁丑,王次于萑穀。庚辰,王入于胥靡。辛巳,王次于滑。晋知跞、赵鞅帅师纳王,使女宽守阙塞。
九月,楚平王卒。令尹子常欲立子西,曰:“大子壬弱,其母非適也,王子建实聘之。子西长而好善,立长则顺,建善则治。王顺国治,可不务乎?”子西怒曰:“是乱国而恶君王也。国有外援,不可渎也。王有適嗣,不可乱也。败亲速仇,乱嗣不祥,我受其名。赂吾以天下,吾滋不从也。楚国何为?必杀令尹!”令尹惧,乃立昭王。
冬十月丙申,王起师于滑。辛丑,在郊,遂次于尸。十一月辛酉,晋师克巩。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嚚奉周之典籍以奔楚。阴忌奔莒以叛。召伯逆王于尸,及刘子、单子盟。遂军圉泽,次于隄上。癸酉,王入于成周。甲戌,盟于襄宫。晋师使成公般戍周而还。十二月癸未,王入于庄宫。
王子朝使告于诸侯曰:“昔武王克殷,成王靖四方,康王息民。并建母弟,以蕃屏周。亦曰,吾无专享文、武之功,且为后人之迷败倾覆,而溺入于难,则振救之。至于夷王,王愆于厥身。诸侯莫不并走其望,以祈王身。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宣王有志,而后效官。至于幽王,天不吊周,王昏不若,用愆厥位。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鄏。则是兄弟之能用力于王室也。至于惠王,天不靖周,生颓祸心,施于叔带,惠、襄辟难,越去王都。则有晋、郑,咸黜不端,以绥定王家。则是兄弟之能率先王之命也。在定王六年,秦人降妖,曰:‘周其有頿王,亦克能修其职。诸侯服享,二世共职。王室其有间王位,诸侯不图,而受其乱灾。’至于灵王,生而有頿。王甚神圣,无恶于诸侯。灵王、景王,克终其世。今王室乱,单旗、刘狄,剥乱天下,壹行不若。谓先王何常之有?唯余心所命,其谁敢讨之?帅群不吊之人,以行乱于王室。侵欲无厌,规求无度,贯渎鬼神,慢弃刑法,倍奸齐盟,傲很威仪,矫诬先王。晋为不道,是摄是赞,思肆其罔极。兹不穀震盪播越,窜在荆蛮,未有攸厎。若我一二兄弟甥舅,奖顺天法,无助狡猾,以从先王之命。毋速天罚,赦图不穀,则所愿也。敢尽布其腹心,及先王之经,而诸侯实深图之!昔先王之命曰:‘王后无適,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穆后及大子寿早夭即世,单、刘赞私立少,以间先王,亦唯伯仲叔季图之。”
闵马父闻子朝之辞,曰:“文辞以行礼也。子朝干景之命,远晋之大,以专其志,无礼甚矣。文辞何为?”
齐有彗星,齐侯使禳之。晏子曰:“无益也,祇取诬焉。天道不謟,不贰其命,若之何禳之?且天之有彗也,以除秽也。君无秽德,又何禳焉?若德之秽,禳之何损?《诗》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君无违德,方国将至,何患于彗?《诗》曰:‘我无所监,夏后及商。用乱之故,民卒流亡。’若德回乱,民将流亡,祝史之为,无能补也。”公说,乃止。
齐侯与晏子坐于路寝,公叹曰:“美哉室,其谁有此乎?”晏子曰:“敢问何谓也?”公曰:“吾以为在德。”对曰:“如君之言,其陈氏乎!陈氏虽无大德,而有施于民。豆区釜钟之数,其取之公也薄,其施之民也厚。公厚敛焉,陈氏厚施焉,民归之矣。《诗》曰:‘虽无德与女,式歌且舞。’陈氏之施,民歌舞之矣。后世若少情,陈氏而不亡,则国其国也已。”公曰:“善哉,是可若何?”对曰:“唯礼可以已之。在礼,家施不及国,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士不滥,官不滔,大夫不收公利。”公曰:“善哉,我不能矣。吾今而后知礼之可以为国也。”对曰:“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公曰:“善哉,寡人今而后闻此礼之上也。”对曰:“先王所禀于天地,以为其民也,是以先王上之。”
注释
白话文翻译
经文
二十六年春天,周历正月,宋元公被安葬。
三月,鲁昭公从齐国返回,住在郓地。
夏天,鲁昭公围攻成地。
秋天,鲁昭公与齐侯、莒子、邾子、杞伯在鄟陵会盟。
鲁昭公从会盟地返回,住在郓地。
九月庚申日,楚平王去世。
冬天十月,周敬王进入成周。
尹氏、召伯、毛伯带着王子朝逃奔楚国。
传文
二十六年春天,周历正月庚申日,齐侯占领了郓地。
安葬宋元公,按照先君的礼仪进行。
三月,鲁昭公从齐国返回,住在郓地,表示这是鲁国的领土。
夏天,齐侯准备迎接鲁昭公回国,命令不要接受鲁国的财物。申豐跟随女贾,用两匹锦缎贿赂齐军,希望齐侯能接纳鲁昭公。齐侯最终接受了贿赂,并派公子鉏率军跟随鲁昭公。
成地的大夫公孙朝对平子说:“有成地可以保卫国家,请允许我们接受齐军的攻击。”平子同意了。公孙朝请求送人质,平子不同意,说:“相信你就够了。”公孙朝告诉齐军:“孟氏是鲁国的破落家族,用成地已经很过分了,不能再忍受了,请让我们在齐国休息。”齐军包围了成地。成地的人攻击了齐军的饮马处,说:“这是为了平息众怒。”鲁军准备充分后告诉齐军:“我们无法战胜众怒。”鲁军与齐军在炊鼻交战,双方各有胜负。
四月,单子到晋国告急。五月戊午日,刘人在尸氏击败了王城的军队。戊辰日,王城人与刘人在施穀交战,刘军战败。
秋天,诸侯在剸陵会盟,商讨迎接鲁昭公回国的事宜。
七月己巳日,刘子带着周敬王出逃。庚午日,驻扎在渠地。王城人焚烧了刘地。丙子日,周敬王住在褚氏。丁丑日,驻扎在萑穀。庚辰日,周敬王进入胥靡。辛巳日,驻扎在滑地。晋国的知跞、赵鞅率军迎接周敬王,派女宽守卫阙塞。
九月,楚平王去世。令尹子常想立子西为王,子西愤怒地说:“这是乱国和侮辱君王的行为。国家有外援,不能亵渎。君王有合法的继承人,不能扰乱。败坏亲族、加速仇敌、扰乱继承是不祥的,我承担不起这个罪名。即使贿赂我天下,我也不会顺从。楚国该怎么办?一定要杀掉令尹!”令尹害怕了,于是立了昭王。
冬天十月丙申日,周敬王从滑地起兵。辛丑日,驻扎在郊地,随后驻扎在尸地。十一月辛酉日,晋军攻克巩地。召伯盈驱逐了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家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嚚带着周朝的典籍逃奔楚国。阴忌逃奔莒地叛乱。召伯在尸地迎接周敬王,与刘子、单子会盟。随后驻扎在圉泽,驻扎在隄上。癸酉日,周敬王进入成周。甲戌日,在襄宫会盟。晋军派成公般戍守周地后返回。十二月癸未日,周敬王进入庄宫。
王子朝派人告诉诸侯说:“从前周武王灭商,周成王平定四方,周康王让百姓休养生息。他们都分封同母兄弟,以保卫周朝。我们也说,我们不能独占文王、武王的功业,而是为了后人避免失败和倾覆,陷入灾难时能够拯救。到了周夷王,君王自身有过错。诸侯都去祭拜他们的神灵,祈求君王身体健康。到了周厉王,君王暴虐,百姓无法忍受,把他流放到彘地。诸侯放弃自己的位置,干预朝政。周宣王有志气,后来恢复了官职。到了周幽王,上天不保佑周朝,君王昏庸,失去王位。携王篡位,诸侯废黜了他,立了合法的继承人,迁都到郏鄏。这是兄弟能为周王室出力的表现。到了周惠王,上天不让周朝安宁,生了颓祸心,施加在叔带身上,周惠王、周襄王避难,离开王都。有晋国、郑国,都废黜了不正派的人,安定周王室。这是兄弟能遵循先王命令的表现。在周定王六年,秦人降下妖言,说:‘周朝会有頿王,也能修好他的职责。诸侯服从,两代共同执政。周王室会有空缺,诸侯不图谋,而接受他们的乱灾。’到了周灵王,生来就有頿。君王非常神圣,没有得罪诸侯。周灵王、周景王,都能善终。现在周王室混乱,单旗、刘狄,扰乱天下,专行不义。说先王有什么常规?只有我心所命,谁敢讨伐?率领一群不义之人,在周王室作乱。贪婪无厌,索取无度,亵渎鬼神,废弃刑法,违背盟约,傲慢无礼,伪造先王。晋国不道义,支持他们,放纵他们的无边欲望。我震动流亡,逃到荆蛮,没有归宿。如果我的兄弟甥舅,顺应天法,不帮助狡猾之人,遵循先王的命令。不要加速天罚,赦免我,这是我的愿望。我敢完全表达我的内心,以及先王的经典,希望诸侯深思!从前先王的命令说:‘王后没有嫡子,就选择立长子。年龄相同就选有德行的,德行相同就占卜。’君王不立所爱,公卿无私心,这是古代的制度。穆后和太子寿早逝,单、刘支持立少子,违背先王,只有伯仲叔季考虑。”
闵马父听到王子朝的话,说:“文辞是用来行礼的。王子朝违背周景王的命令,远离晋国的大义,专断其志,无礼至极。文辞有什么用?”
齐国有彗星,齐侯派人禳灾。晏子说:“没有用,只会招来欺骗。天道不可欺骗,不改变其命令,怎么禳灾?而且天上有彗星,是为了清除污秽。君王没有污秽的德行,又何必禳灾?如果德行有污秽,禳灾又有什么用?《诗经》说:‘只有这文王,小心翼翼。恭敬事奉上帝,得到多福。他的德行不违背,接受方国。’君王没有违背德行,方国将来,何必担心彗星?《诗经》说:‘我没有什么可借鉴的,夏朝和商朝。因为乱政,百姓最终流亡。’如果德行违背,百姓将流亡,祝史的行为,无法补救。”齐侯高兴,就停止了禳灾。
齐侯与晏子坐在路寝,齐侯感叹说:“这房子真美,谁会拥有它呢?”晏子说:“请问这是什么意思?”齐侯说:“我认为在于德行。”晏子回答说:“如君王所说,大概是陈氏吧!陈氏虽然没有大德,但对百姓有恩惠。豆区釜钟的数量,他们从公家拿的少,给百姓的多。公家征收得多,陈氏给得多,百姓归附他们。《诗经》说:‘虽然没有德行与你,还是唱歌跳舞。’陈氏的恩惠,百姓为之歌舞。后世如果稍有情感,陈氏不灭亡,国家就是他们的了。”齐侯说:“好啊,这该怎么办?”晏子回答说:“只有礼可以制止。在礼中,家族施恩不能超过国家,百姓不迁移,农民不迁徙,工匠商人不改变,士人不越职,官员不贪婪,大夫不收取公利。”齐侯说:“好啊,我做不到。我从今以后知道礼可以用来治国了。”晏子回答说:“礼可以用来治国已经很久了,与天地并存。君王命令臣子恭敬,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兄长友爱弟弟恭敬,丈夫和顺妻子温柔,婆婆慈爱媳妇听从,这就是礼。君王命令而不违背,臣子恭敬而不贰心,父亲慈爱而教育,儿子孝顺而规劝,兄长友爱而友善,弟弟恭敬而顺从,丈夫和顺而正义,妻子温柔而正直,婆婆慈爱而顺从,媳妇听从而婉转,这些都是礼的好处。”齐侯说:“好啊,我从今以后听到这些礼的高尚了。”晏子回答说:“先王从天地中禀受,用来治理百姓,所以先王崇尚它。”
解释
这段古文主要记载了鲁昭公二十六年发生的政治、军事和外交事件,以及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行。通过这些事件,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礼制在治国中的重要性。
鲁昭公的流亡与回归:鲁昭公在齐国的支持下试图回国,但遭遇了齐国的阻挠和贿赂。最终,鲁昭公在齐军的帮助下回国,但国内仍有反对势力。
周王室的动荡:周敬王在晋国的支持下回国,王子朝则带着周朝的典籍逃奔楚国。这反映了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国的强势。
楚国继承问题:楚平王去世后,令尹子常试图立子西为王,但子西坚持遵循礼制,反对乱立。最终,昭王被立为王。
晏子的治国理念:晏子强调礼制的重要性,认为礼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稳定。他批评了陈氏的恩惠政策,认为这会导致国家权力的转移。
通过这些事件,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权力斗争,以及礼制在治国中的核心地位。晏子的言论尤其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礼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