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襄公三年
【经】
三年春,楚公子婴齐帅师伐吴。
公如晋。
夏四月壬戌,公及晋侯盟于长樗。
公至自晋。
六月,公会单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莒子、邾子、齐世子光。
己未,同盟于鸡泽。
陈侯使袁侨如会。
戊寅,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
秋,公至自会。
冬,晋荀罃帅师伐许。
【传】
三年春,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至于衡山。使邓廖帅组甲三百、被练三千以侵吴。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其能免者,组甲八十、被练三百而已。子重归,既饮至。三日,吴人伐楚,取驾。驾,良邑也。邓廖,亦楚之良也。君子谓:“子重于是役也,所获不如所亡。”楚人以是咎子重。子重病之,遂遇心疾而卒。
公如晋,始朝也。
夏,盟于长樗。孟献子相,公稽首。知武子曰:“天子在,而君辱稽首,寡君惧矣。”孟献子曰:“以敝邑介在东表,密迩仇雠,寡君将君是望,敢不稽首。”
晋为郑服故,且欲修吴好,将合诸侯。使士匄告于齐曰:“寡君使匄以岁之不易,不虞之不戒,寡君愿与一二兄弟相见,以谋不协。请君临之,使匄乞盟。”齐侯欲勿许,而难为不协,乃盟于耏外。
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也可。”于是羊舌职死矣,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商书》曰:‘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解狐得举,祁午得位,伯华得官,建一官而三物成,能举善也夫!唯善,故能举其类。《诗》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祁奚有焉。”
六月,公会单顷公及诸侯。己未,同盟于鸡泽。晋侯使荀会逆吴子于淮上,吴子不至。
楚子辛为令尹,侵欲于小国。陈成公使袁侨如会求成,晋侯使和组父告于诸侯。
秋,叔孙豹及诸侯之大夫及陈袁侨盟,陈请服也。
晋侯之弟扬干乱行于曲梁,魏绛戮其仆。晋侯怒,谓羊舌赤曰:“合诸侯以为荣也,扬干为戮,何辱如之?必杀魏绛,无失也!”对曰:“绛无贰志,事君不辟难,有罪不逃刑,其将来辞,何辱命焉?”
言终,魏绛至,授仆人书,将伏剑。士鲂、张老止之。公读其书曰:“日君乏使,使臣斯司马。臣闻师众以顺为武,军事有死无犯为敬。君合诸侯,臣敢不敬。君师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臣惧其死,以及扬干,无所逃罪。不能致训,至于用钺。臣之罪重,敢有不从,以怒君心,请归死于司寇。”公跣而出,曰:“寡人之言,亲爱也。吾子之讨,军礼也。寡人有弟,弗能教训,使干大命,寡人之过也。子无重寡人之过,敢以为请。”
晋侯以魏绛为能以刑佐民矣。反役,与之礼食,使佐新军。张老为中军司马,士富为候奄。
楚司马公子何忌侵陈,陈叛故也。
许灵公事楚,不会于鸡泽。
冬,晋知武子帅师伐许。
注释
白话文翻译
襄公三年
经
三年春天,楚国的公子婴齐率领军队攻打吴国。
鲁襄公前往晋国。
夏天四月壬戌日,鲁襄公与晋侯在长樗会盟。
鲁襄公从晋国返回。
六月,鲁襄公与单子、晋侯、宋公、卫侯、郑伯、莒子、邾子、齐国的世子光会面。
己未日,诸侯在鸡泽结盟。
陈侯派袁侨参加会盟。
戊寅日,叔孙豹与诸侯的大夫们以及陈国的袁侨结盟。
秋天,鲁襄公从会盟地返回。
冬天,晋国的荀罃率领军队攻打许国。
传
三年春天,楚国的子重(公子婴齐)攻打吴国,组建了一支精锐部队,攻克了鸠兹,到达衡山。他派邓廖率领三百名身穿铠甲的士兵和三千名身穿轻甲的士兵入侵吴国。吴国军队设伏击,俘虏了邓廖。能够逃脱的只有八十名铠甲士兵和三百名轻甲士兵。子重回国后,举行了庆功宴。三天后,吴国攻打楚国,夺取了驾地。驾地是楚国的重要城邑,邓廖也是楚国的良将。君子评论说:“子重在这场战役中,所获得的远不如所失去的。”楚国因此责备子重。子重因此感到羞愧,最终因心病发作而去世。
鲁襄公前往晋国,这是鲁国首次朝见晋国。
夏天,诸侯在长樗会盟。孟献子担任鲁襄公的助手,鲁襄公向晋侯行稽首礼。晋国的知武子说:“天子在上,而您屈尊行稽首礼,我们国君感到惶恐。”孟献子回答说:“我们鲁国地处东方,紧邻敌国,我们国君对您寄予厚望,怎敢不行稽首礼。”
晋国因为郑国已经臣服,并且希望与吴国修好,打算召集诸侯会盟。晋国派士匄去齐国说:“我们国君派我来告诉您,由于时局不稳,意外事件频发,我们国君希望与几位兄弟见面,商讨如何消除分歧。请您前来,我将请求您结盟。”齐侯起初不想答应,但又不愿显得不合群,最终在耏地外结盟。
祁奚请求退休,晋侯问他谁可以接替他的职位。祁奚推荐了解狐,解狐是他的仇人,但晋侯正要任命解狐时,解狐去世了。晋侯又问祁奚,祁奚回答说:“祁午可以。”此时,羊舌职去世了,晋侯问:“谁可以接替羊舌职?”祁奚回答说:“羊舌赤可以。”于是晋侯任命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为他的副手。君子评论说:“祁奚在这件事上能够举荐贤才。他推荐自己的仇人,不是为了讨好;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是为了私心;推荐自己的下属,不是为了结党。《商书》说:‘不偏不倚,不结党营私,王道才能光明磊落。’这说的就是祁奚啊!解狐得到推荐,祁午得到职位,羊舌赤得到官职,任命一个职位而成就了三件事,这就是能够举荐贤才的人啊!只有贤能的人,才能举荐同类。《诗经》说:‘正因为有德,所以能举荐相似的人。’祁奚就是这样的人。”
六月,鲁襄公与单顷公及诸侯会面。己未日,诸侯在鸡泽结盟。晋侯派荀会去淮上迎接吴国的国君,但吴国的国君没有来。
楚国的子辛担任令尹,对小国进行侵略。陈成公派袁侨参加会盟,请求和解,晋侯派和组父通知诸侯。
秋天,叔孙豹与诸侯的大夫们以及陈国的袁侨结盟,陈国请求臣服。
晋侯的弟弟扬干在曲梁扰乱军纪,魏绛杀了他的仆人。晋侯大怒,对羊舌赤说:“召集诸侯是为了荣耀,扬干被杀,还有什么比这更耻辱的?一定要杀了魏绛,不能放过他!”羊舌赤回答说:“魏绛没有二心,侍奉君主不避艰难,有罪不逃避刑罚,他一定会来请罪,何必下命令呢?”
话音刚落,魏绛就来了,他交给仆人一封信,准备自刎。士鲂和张老阻止了他。晋侯读了信,信中说:“日前君主缺少人手,派我担任司马。我听说军队以服从为武,军纪以宁死不犯为敬。君主召集诸侯,我怎敢不敬?君主军队不武,执事不敬,罪莫大焉。我害怕因我的罪过连累扬干,无法逃避罪责。我不能教导扬干,以至于动用了斧钺。我的罪很重,不敢不从,以免激怒君主,请让我死在司寇手中。”晋侯赤脚跑出来说:“我的话是出于亲情。您的讨伐是军礼。我有弟弟,却不能教导他,使他犯了大错,这是我的过错。请您不要加重我的过错,我请求您原谅。”
晋侯认为魏绛能够以刑罚辅助百姓。回国后,晋侯与魏绛共进礼食,任命他为新军的副将。张老担任中军司马,士富担任候奄。
楚国的司马公子何忌入侵陈国,因为陈国背叛了楚国。
许灵公侍奉楚国,没有参加鸡泽会盟。
冬天,晋国的知武子率领军队攻打许国。
解释
这段古文记载了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年)的历史事件,主要涉及诸侯之间的外交、军事行动以及晋国内部的人事变动。以下是主要事件的解释:
楚国伐吴:楚国的公子婴齐率军攻打吴国,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最终损失惨重,尤其是良将邓廖被俘,导致楚国国内对子重的责备,子重因此病逝。
鲁襄公朝晋:鲁襄公首次前往晋国朝见,显示了鲁国对晋国的臣服。在长樗会盟中,鲁襄公向晋侯行稽首礼,表明鲁国对晋国的尊崇。
诸侯会盟:晋国为了巩固与吴国的关系,召集诸侯在鸡泽会盟。陈国派袁侨参加会盟,请求和解。晋国通过会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晋国内部人事变动:祁奚在退休前推荐了多位贤才,包括自己的仇人解狐和儿子祁午,展示了其公正无私的品格。晋侯采纳了祁奚的建议,任命了合适的人选。
魏绛执法:晋侯的弟弟扬干扰乱军纪,魏绛依法处死了扬干的仆人。晋侯起初大怒,但在魏绛的诚恳解释下,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最终原谅了魏绛,并重用了他。
楚国侵陈:楚国因为陈国背叛,派兵入侵陈国,显示了楚国对周边小国的控制欲。
晋国伐许:晋国为了惩罚许国不参加会盟的行为,派兵攻打许国,进一步巩固了晋国的霸主地位。
这段古文通过记载这些事件,展示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尤其是晋国作为霸主的地位以及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军事斗争。同时,也通过祁奚和魏绛的故事,强调了公正、忠诚和法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