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公·襄公十五年
【经】
十有五年春,宋公使向戌来聘。
二月己亥,及向戌盟于刘。
刘夏逆王后于齐。
夏,齐侯伐我北鄙,围成。
公救成,至遇。
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
秋八月丁巳,日有食之。
邾人伐我南鄙。
冬十有一月癸亥,晋侯周卒。
【传】
十五年春,宋向戌来聘,且寻盟。见孟献子,尤其室,曰:“子有令闻,而美其室,非所望也!”对曰:“我在晋,吾兄为之,毁之重劳,且不敢间。”
官师从单靖公逆王后于齐。卿不行,非礼也。
楚公子午为令尹,公子罢戎为右尹, [插图]子冯为大司马,公子橐师为右司马,公子成为左司马,屈到为莫敖,公子追舒为箴尹,屈荡为连尹,养由基为宫廐尹,以靖国人。君子谓:“楚于是乎能官人。官人,国之急也。能官人,则民无觎心。《诗》云:‘嗟我怀人,寘彼周行。’能官人也。王及公、侯、伯、子、男、甸、采、卫、大夫,各居其列,所谓周行也。”
郑尉氏、司氏之乱,其馀盗在宋。郑人以子西、伯有、子产之故,纳赂于宋,以马四十乘与师茷、师慧。三月,公孙黑为质焉。司城子罕以堵女父、尉翩、司齐与之。良司臣而逸之,托诸季武子,武子寘诸卞。郑人醢之,三人也。
师慧过宋朝,将私焉。其相曰:“朝也。”慧曰:“无人焉。”相曰:“朝也,何故无人?”慧曰:“必无人焉。若犹有人,岂其以千乘之相,易淫乐之矇?必无人焉故也。”子罕闻之,固请而归之。
夏,齐侯围成,贰于晋故也。于是乎城成郛。
秋,邾人伐我南鄙。使告于晋,晋将为会以讨邾、莒。晋侯有疾,乃止。冬,晋悼公卒,遂不克会。
郑公孙夏如晋奔丧,子[插图]送葬。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寘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十二月,郑人夺堵狗之妻,而归诸范氏。
注释
白话文翻译
经:
十五年春天,宋公派向戌来鲁国访问。
二月己亥日,鲁国与向戌在刘地结盟。
刘夏去齐国迎接王后。
夏天,齐侯攻打鲁国北部边境,包围了成地。
鲁公去救援成地,到达遇地。
季孙宿、叔孙豹率领军队修筑成地的外城。
秋天八月丁巳日,发生日食。
邾国人攻打鲁国南部边境。
冬天十一月癸亥日,晋侯周去世。
传:
十五年春天,宋国的向戌来鲁国访问,并且重温过去的盟约。他见到孟献子,特别提到孟献子的家室,说:“您有美好的名声,但过于美化您的家室,这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孟献子回答说:“我在晋国时,我的兄长为我修建了这房子,如果毁掉它,会增加劳苦,而且我不敢违背兄长的意愿。”
官师跟随单靖公去齐国迎接王后。卿没有亲自去,这是不合礼节的。
楚国的公子午担任令尹,公子罢戎担任右尹,[插图]子冯担任大司马,公子橐师担任右司马,公子成担任左司马,屈到担任莫敖,公子追舒担任箴尹,屈荡担任连尹,养由基担任宫廐尹,以此来安定国人。君子评论说:“楚国在这时候能够合理地任命官员。任命官员,是国家最紧急的事情。能够合理地任命官员,百姓就不会有非分之想。《诗经》说:‘我怀念那些贤人,把他们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这就是能够合理地任命官员。王、公、侯、伯、子、男、甸、采、卫、大夫,各自处在自己的位置上,这就是所谓的‘周行’。”
郑国的尉氏、司氏发生叛乱,其余的盗贼逃到了宋国。郑国人因为子西、伯有、子产的缘故,向宋国行贿,用四十辆马车的财物和师茷、师慧作为交换。三月,公孙黑作为人质。司城子罕把堵女父、尉翩、司齐交给郑国。良司臣逃走了,托付给季武子,季武子把他安置在卞地。郑国人把这三个人剁成肉酱。
师慧经过宋国的朝廷,想要私下方便。他的随从说:“这是朝廷。”师慧说:“没有人在这里。”随从说:“这是朝廷,怎么会没有人?”师慧说:“这里一定没有人。如果还有人,怎么会用千乘之国的宰相来交换淫乐的盲人?这里一定没有人。”子罕听说了这件事,坚决请求把他送回去。
夏天,齐侯包围了成地,因为成地背叛了晋国。于是修筑了成地的外城。
秋天,邾国人攻打鲁国南部边境。鲁国派人向晋国报告,晋国准备召集诸侯讨伐邾国和莒国。晋侯生病了,于是停止了这个计划。冬天,晋悼公去世,最终没有能够召集诸侯。
郑国的公孙夏去晋国奔丧,子[插图]送葬。
宋国有人得到了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它给玉匠看过,玉匠认为这是宝物,所以我才敢献给您。”子罕说:“我把不贪作为宝物,你把玉作为宝物,如果你把它给我,我们都失去了宝物。不如各自拥有自己的宝物。”献玉的人叩头说:“小人怀揣着玉璧,不敢穿越乡里。献上这块玉,是请求一死。”子罕把玉放在他的乡里,让玉匠为他加工,等他富裕了再让他回到原来的地方。
十二月,郑国人夺走了堵狗的妻子,把她送回了范氏。
解释
这段文字记载了鲁襄公十五年(公元前558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主要涉及鲁国、宋国、齐国、楚国、郑国等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军事和政治活动。
外交活动:宋国派向戌来鲁国访问,鲁国与向戌在刘地结盟,这表明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齐国攻打鲁国北部边境,鲁公亲自救援,显示了鲁国对领土的重视。
政治任命:楚国在这一年进行了重要的官员任命,包括令尹、右尹、大司马等,君子评论说楚国能够合理地任命官员,这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叛乱与贿赂:郑国的尉氏、司氏发生叛乱,部分叛乱者逃到宋国。郑国为了处理这些叛乱者,向宋国行贿,并用公孙黑作为人质。这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
道德故事:宋国的子罕拒绝接受别人献上的玉,他认为“不贪”才是真正的宝物,这体现了子罕的高尚品德和廉洁自律。
晋国的变故:晋悼公去世,导致晋国未能召集诸侯讨伐邾国和莒国,这显示了晋国在当时的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
这段文字不仅记录了具体的历史事件,还通过君子评论和子罕的故事,传达了一些道德和政治理念,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价值观和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