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部·兔
释名明。
气味肉:辛、平、无毒。屎:咸、寒、无毒。血:咸、寒、无毒。
主治肉:凉血,解热毒,利大肠。血:凉血活血,解胎中热毒。催生易产。屎(明月砂、玩月砂、兔蕈):大小便秘。用明月砂一匙安脐中,冷水滴透。自通。痘疮入目生翳。用明月砂晒干,研为末。每服一钱,茶送下。月蚀耳疮。有明月砂放入蛤蟆腹中,同烧为末,敷患处。

解释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兔子的不同部位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

  1. 兔肉:味道辛辣,性质平和,没有毒性。中医认为兔肉有凉血、解热毒、通利大肠的作用,适合用于治疗因血热引起的症状,如发热、便秘等。

  2. 兔血:味道咸,性质寒凉,没有毒性。兔血可以凉血活血,特别适合用于缓解胎儿在母体内因热毒引起的问题。此外,兔血还有催生和促进顺产的作用。

  3. 兔屎(也叫明月砂、玩月砂、兔蕈):味道咸,性质寒凉,没有毒性。兔屎主要用于治疗便秘,特别是大小便不通的情况。使用时,将一匙兔屎放在肚脐上,用冷水滴透,可以通便。此外,兔屎还可以用于治疗痘疮引起的眼睛生翳(眼睛模糊),将其晒干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钱,用茶水送服。对于月蚀耳疮(耳朵生疮),可以将兔屎放入蛤蟆腹中,一起烧成灰,敷在患处。

总结来说,兔子的肉、血和屎在中医中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主要用于清热、凉血、通便和治疗皮肤或眼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