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部·蚯蚓泥
释名亦名蚓蝼、六一泥、蚯蚓粪、地龙粪。
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热疟(恶寒轻,发烧重)。用蚯蚓泥和面,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丸子做成,在朱砂中滚一下)。每服三丸。忌食生冷。在蚯蚓泥里,加菖蒲末和独蒜做成丸子,亦有效。伤寒谵语。用蚯蚓泥,凉水调服。小便不能。用蚯蚓泥、朴硝等分,水调成膏,敷在脐下,即通。小儿吐乳。用蚯蚓泥一两,研成末,空腹服,米汤送下。每服半钱。两三次后有效。小儿阴囊肿大。用蚯蚓泥,调薄荷汁,敷患处。妇女吹乳。用韭菜地里挖来的蚯蚓泥,研细,筛过,用醋调,厚铺乳上。干了就换,三次即愈。用凉水调亦可。腮肿。用柏叶汁调蚯蚓泥敷患处。一切丹毒。用水调蚯蚓泥敷治。脚心肿痛(站久了,走路多了,易得此病)。用水调蚯蚓泥厚敷,一夕即愈。漏耳诸疮。用蚯蚓泥,烧过,调猪油敷患处。耳内诸疮。用蚯蚓研末吹耳内,敷耳疮。牙龈露出(一种疳疾)。用蚯蚓泥,如水捏成团,烧红,研末,调腊猪油,涂牙龈上。一天涂三次。咽喉骨鲠。取韭菜地里的蚯蚓泥,每次用少许搽喉外,骨自消去。蜈蚣咬伤。用蚯蚓泥敷伤口。严重刀伤。冲服蚯蚓泥,每次一小杯。一天三次。吐血不止。取石榴根下的蚯蚓泥,研末,新汲水送下。每服三钱。解射网毒(射网是用草乌头制成的毒药,可以治疮根结核、瘰疬等症)。用蚯蚓泥末,井水调服,喝二小酒杯即可。反胃。用蚯蚓泥一两、木香三钱、大黄七钱,共研为末,每服五钱,清水送下。忌食煎炒酒醋椒姜等热物。小儿头热、鼻塞不能。用湿蚯蚓泥研磨作饼,贴囟门上。一天要换几次。臁疮。用韭菜地里的蚯蚓泥,研细,加轻粉、清油,调成膏状,贴在患处。处肾生疮。用蚯蚓泥二分、绿豆粉一分,加水研成膏状涂搽,随干随换。赤白痢。用蚯蚓泥炒干,倾入温水里,澄清后取上层水饮之。蛇犬咬伤,包括狂犬咬伤。用蚯蚓泥加盐研细,敷伤口。

解释

蚯蚓泥是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后留下的排泄物,中医认为它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它的性质是甘、酸、寒,没有毒性。以下是它的主要用途:

  1. 治疗热疟:热疟是一种发烧严重、恶寒较轻的疟疾。可以将蚯蚓泥和面粉混合,做成小丸子,外面裹上朱砂,每次服用三粒。注意不要吃生冷食物。也可以加入菖蒲末和独蒜做成丸子,效果也不错。

  2. 伤寒谵语:伤寒引起的胡言乱语,可以用蚯蚓泥加凉水调服。

  3. 小便不通:将蚯蚓泥和朴硝等量混合,加水调成膏状,敷在肚脐下方,可以帮助排尿。

  4. 小儿吐乳:将蚯蚓泥研成细末,空腹时用米汤送服,每次半钱,两三次后见效。

  5. 小儿阴囊肿大:用蚯蚓泥调薄荷汁,敷在患处。

  6. 妇女吹乳:用韭菜地里的蚯蚓泥研细,筛过后用醋调匀,厚厚地敷在乳房上,干了就换,三次即可见效。也可以用凉水调敷。

  7. 腮肿:用柏叶汁调蚯蚓泥敷在肿处。

  8. 丹毒:用水调蚯蚓泥敷在患处。

  9. 脚心肿痛:长时间站立或走路后脚心肿痛,可以用水调蚯蚓泥厚敷,一夜即可痊愈。

  10. 漏耳诸疮:将蚯蚓泥烧过后,调猪油敷在患处。

  11. 耳内诸疮:将蚯蚓泥研末吹入耳内,或敷在耳疮上。

  12. 牙龈露出:将蚯蚓泥捏成团,烧红后研末,调腊猪油涂在牙龈上,一天三次。

  13. 咽喉骨鲠:用韭菜地里的蚯蚓泥少许搽在喉咙外,骨鲠会自行消失。

  14. 蜈蚣咬伤:用蚯蚓泥敷在伤口上。

  15. 严重刀伤:每次冲服一小杯蚯蚓泥,一天三次。

  16. 吐血不止:用石榴根下的蚯蚓泥研末,用新汲的水送服,每次三钱。

  17. 解射网毒:射网是一种用草乌头制成的毒药,可以治疗疮根结核等。用蚯蚓泥末加井水调服,喝两小杯即可解毒。

  18. 反胃:将蚯蚓泥、木香、大黄研末,每次五钱,清水送服。注意不要吃煎炒、酒醋、椒姜等热性食物。

  19. 小儿头热、鼻塞:用湿蚯蚓泥研磨成饼,贴在囟门上,一天换几次。

  20. 臁疮:用韭菜地里的蚯蚓泥研细,加轻粉、清油调成膏状,贴在患处。

  21. 外肾生疮:将蚯蚓泥和绿豆粉加水研成膏状,涂搽患处,干了就换。

  22. 赤白痢:将蚯蚓泥炒干,倒入温水中,澄清后取上层水饮用。

  23. 蛇犬咬伤:包括狂犬咬伤,用蚯蚓泥加盐研细,敷在伤口上。

这些方法都是中医传统疗法,具体使用时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