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部·石面
释名石面不常生,亦瑞物也。或曰饥荒则生之。唐玄宗天宝三载,武威番禾县醴泉涌出,石化为面,贫民取食之。宪宗元和四年,山西云、蔚、代三州山谷间,石化为面,人取食之。宋真宗祥符五年四月,慈州民饥,乡宁县山生石脂如面,可作饼饵。仁宗嘉七年三月,彭城地生面;五月,钟离县地生面。哲宗元丰三年五月,青州临朐、益都石皆化面,人取食之。搜集于此,以备食者考求云。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解药毒蛊毒,及金石药发动作痈疽渴疾,消扑损瘀血,止热狂惊痫,通月经,解风肿,除淋,并水磨服。蛇虫蜂狼犬毒箭等伤,并末傅之。明目去翳。

解释

这段文字描述了一种名为“石面”的自然现象和它的药用价值。石面并不是常见的东西,它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象征,有时在饥荒时期会出现。历史上,不同朝代都有关于石面出现的记录,比如在唐代和宋代,有些地方的石块会变成类似面粉的物质,贫困的人们会取来食用。

石面的气味是甘甜的,性质平和,没有毒性。在中医中,它被认为有多种治疗作用:可以解药毒和蛊毒,缓解因服用金石类药物引起的痈疽和口渴等症状;能够消散因跌打损伤造成的瘀血,止住因高热引起的狂躁和惊痫;还可以通经,缓解因风邪引起的水肿,治疗淋病,通常用水磨碎后服用。此外,石面还可以外用,敷在蛇、虫、蜂、狼、犬咬伤或毒箭伤处,帮助解毒。它还有明目的效果,可以去除眼睛上的翳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