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部·泽泻
释名水泻、鹄泻、及泻、渝、芒芋、禹孙。
气味(根)甘、寒、无毒。
主治水湿肿胀。用白术、泽泻各一两,共三工业区末,或做成丸子。每服三钱,茯苓汤送下。暑天吐泻(头晕,渴饮,小便不利)。用泽泻、白术,白茯苓各三钱,加水一碗、姜五片、类灯心十根,煎至八成,温服。
附方泽泻叶治风疾、难产,乳汁不出等症;泽泻实治风痹消渴,益肾气,除邪湿。

解释

泽泻是一种植物,它的根有甘甜的味道,性质偏寒,没有毒性。在中医中,泽泻主要用于治疗因水湿引起的肿胀。比如,可以将泽泻和白术各一两(约30克)研磨成粉末,或者做成药丸,每次服用三钱(约9克),用茯苓汤送服。此外,泽泻还可以用于治疗暑天因中暑引起的呕吐、腹泻、头晕、口渴和小便不畅等症状。具体做法是将泽泻、白术和白茯苓各三钱(约9克),加入一碗水、五片姜和十根灯心草,煎煮至八成,温服。

泽泻的叶子和果实也有药用价值。叶子可以用来治疗风疾、难产和乳汁不通等问题;果实则有助于治疗风痹(一种关节疼痛的病症)、消渴(类似糖尿病的症状),并且能增强肾脏功能,去除体内的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