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部·苦瓠
释名苦瓠、匏瓜。
气味(瓤、子)苦、寒、有毒。
主治黄疸肿满。有苦瓠瓤如在枣大小,泡童便中一时,取出两小团塞鼻孔中,深吸气。有黄水排出,几次后即愈。又方:用瓠瓤熬黄为末,每服半钱,一天服一次,十天病愈。水肿,头面肿大。有好苦瓠白瓤,分捻如豆粒,以面裹住煮开。空心服七枚,当有水排出,人转瘦好愈。二年内忌咸物。又方:用苦瓠瓤一两,微炒,研末。每天服一钱,稀饭送下。通身水肿。用苦瓠末(炒)二两、苦 苈五分,捣烂合成丸子,发啵豆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有水排出为止。又方:用苦瓠末五分、大枣七枚,合捣成丸。先服三丸,隔一小时左右,再服三丸,有水排出后更服一丸。小便不通。有革瓠子三十枚(炒)、蝼蛄三个(焙),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冷水送下。风痰头痛。取苦瓠膜汁,以苇管灌入鼻中,有气上冲脑门,不久恶涎流下,病即愈。如在治疔过程中出现头晕现象,不用疑忌。有干苦瓠膜浸汁,或用苦瓠子研末,海外侨胞入鼻中亦有效。牙痛。用壶卢子半升,加水五升煎成三升,含漱。和茎叶煎汁含漱亦可。恶疮癣癞。用苦瓠一枚煮汁涂搽。痔疮肿痛。用苦壶卢、苦荬煎汤,先薰后洗。洗后以熊胆、密陀僧、胆矾、片脑合研为末,敷患处。耳出脓。有干瓠子一分、黄连半钱,共研为末。先耳揩净,海外侨胞末少许入耳。一天二次一切瘘疮。用霜后收采和晒干的苦瓠花研为末,敷患处。

解释

苦瓠,也叫匏瓜,是一种植物,它的果肉和种子味道苦,性寒,有一定的毒性。在中医里,苦瓠被用来治疗多种疾病。

  1. 黄疸和水肿:将苦瓠的果肉切成枣子大小,泡在童便(小孩的尿液)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两小块塞进鼻孔,深吸气。这样可以帮助排出体内的黄水,几次之后病情会好转。另一种方法是将苦瓠果肉炒黄后磨成粉末,每天服用半钱(约1.5克),十天左右病情会好转。

  2. 头面水肿:将苦瓠的白瓤分成豆粒大小,用面裹住煮熟,空腹时服用七粒,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人会变瘦,病情也会好转。服用后两年内要避免吃咸的食物。

  3. 全身水肿:将炒过的苦瓠粉末和苦苈(一种草药)混合,做成豆子大小的药丸,每天服用三次,每次五丸,直到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为止。

  4. 小便不通:将炒过的苦瓠子和蝼蛄(一种昆虫)一起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钱(约3克),用冷水送服。

  5. 风痰头痛:用苦瓠的膜汁,通过芦苇管滴入鼻孔,会感觉到气上冲到脑门,随后会有恶心的液体流出,头痛就会缓解。如果治疗过程中感到头晕,不用担心。

  6. 牙痛:将苦瓠子加水煎煮,用来漱口,或者用苦瓠的茎叶煎汁漱口,可以缓解牙痛。

  7. 恶疮和癣:用苦瓠煮汁涂抹患处,可以治疗恶疮和癣。

  8. 痔疮肿痛:用苦瓠和苦荬(一种草药)煎汤,先熏洗患处,然后用熊胆、密陀僧、胆矾、片脑等药物磨成粉末,敷在患处。

  9. 耳出脓:将干苦瓠子和黄连磨成粉末,先清洁耳朵,然后将粉末少量滴入耳中,每天两次,可以治疗耳出脓。

  10. 瘘疮:用霜后采摘并晒干的苦瓠花磨成粉末,敷在患处,可以治疗瘘疮。

这些方法都是利用苦瓠的药用特性来治疗不同的疾病,但需要注意的是,苦瓠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要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