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部·蛔虫
释名人龙。
气味大寒。
主治多年风眼。用蛔虫五条,晒干,研为末,加腻粉一钱、石胆半钱,共研为末点眼。每日二、三次。一切冷瘘。和人吐蛔虫烧灰涂搽。涂前以甘草汤洗净患处。小儿赤眼(胎赤眼或风赤眼)。用小儿吐出的蛔虫二长,装磁盒中,纸封好,埋湿地内。过五天取出,收存汁水。每日以箸蘸汁点眼。此方名“玉箸煎”。

解释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蛔虫在中医中的一些药用方法。蛔虫是一种寄生虫,但在中医里,它被用来治疗某些疾病。

  1. 治疗多年风眼:风眼是一种眼部疾病,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等。这里提到的方法是将五条蛔虫晒干,研磨成粉末,再加入腻粉(一种矿物粉末)和石胆(一种中药材),混合后用来点眼,每天两到三次。

  2. 治疗冷瘘:冷瘘是一种皮肤上的慢性溃疡或疮口。方法是将人吐出的蛔虫烧成灰,然后涂在患处。在涂药之前,先用甘草汤(甘草煮的水)清洗患处。

  3. 治疗小儿赤眼:赤眼是指眼睛发红,可能是胎赤眼(先天性的)或风赤眼(由风邪引起的)。方法是将小儿吐出的两条蛔虫放入磁盒中,用纸封好,埋在湿地里。五天后取出,收集盒中的汁水,每天用筷子蘸取汁水点眼。这个方子叫做“玉箸煎”。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都是古代中医的传统疗法,现代医学并不推荐使用蛔虫或其他寄生虫来治疗疾病,因为可能存在卫生和健康风险。如果有相关症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