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部·酒
气味(米酒)苦、甘、辛、大热、有毒。
主治米酒: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解马肉、桐油毒。愈疟酒:治诸疟疾,频频温饮。五加皮酒:支闰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薏苡仁酒: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五加皮酒:去一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女贞皮酒:治风虚,补腰膝。地黄酒:补虚弱,壮筋骨,通血脉,台腹痛,变白发。当归酒;和血脉,坚筋骨,止诸痛,调经水。菖蒲酒:治风痹,通血脉,疗骨痿。枸杞酒:补虚弱,益精气,去冷风,壮阳道,止目泪,健腰脚 。人参酒。补中益气,通治诸虚。茯苓酒: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作伤。桑椹酒。补五脏,明耳目,治水肿。蜜酒。治风疹、风癣。蓼酒。久服聪耳明目、脾胃健壮。姜酒。澡贪苋、发热、心腹冷痛。葱豉酒。解烦热,补虚劳,治伤寒头痛寒热及冷痢肠痛,解肌发汗。茴香酒。治肾气痛、扁坠牵引及心腹痛。缩砂酒。消食、和中、下气,治心腹痛。茵陈酒。治风疾、筋骨挛急。百部酒:治一世新旧咳嗽。海藻酒:治瘿气。松节酒:治冷风虚弱、筋骨挛痛、脚气缓痹。竹叶酒:治诸风热病。麻仁酒:治骨髓风毒痛、脚气缓痹。红曲酒:治腹中及产后瘀血。花蛇酒:治诸风顽痹、瘫痪挛急、恶疮疥癣。蝮蛇酒:治恶疮诸瘘、恶风顽痹癫疾。豆淋酒:破血去风,治男子中风口歪、阴毒腹痛及小便尿血。亦治妇女产后一切中风疾病。虎骨酒:治臂胫疼痛、历节风、肾虚、膀胱寒痛。鹿茸酒:澡阳虚痿弱、小便频数、劳损诸虚。

解释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不同种类的酒在中医中的应用及其功效。简单来说,酒在中医里被认为具有多种治疗作用,具体效果取决于酒的原料和制作方法。以下是对每种酒的简要解释:

  1. 米酒:能帮助药物发挥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滋润皮肤,祛除湿气,缓解风邪和气滞,还能解马肉和桐油的毒。
  2. 愈疟酒:专门用于治疗疟疾,建议温热后多次饮用。
  3. 五加皮酒:有助于缓解风湿引起的关节疼痛和肌肉无力,强健筋骨,补充精气。
  4. 薏苡仁酒:祛风湿,强健筋骨,调理脾胃。
  5. 女贞皮酒:用于治疗因风邪引起的虚弱,尤其对腰膝有补益作用。
  6. 地黄酒:补益虚弱,强健筋骨,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腹痛,甚至能延缓白发。
  7. 当归酒:调和血脉,强健筋骨,止痛,调理月经。
  8. 菖蒲酒:治疗风湿性关节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骨骼无力。
  9. 枸杞酒:补益虚弱,增强精气,祛除寒气,增强阳气,缓解眼干和腰腿无力。
  10. 人参酒:补益中气,适用于各种虚弱症状。
  11. 茯苓酒:治疗头晕目眩,温暖腰膝,缓解过度劳累引起的损伤。
  12. 桑椹酒:补益五脏,改善视力和听力,治疗水肿。
  13. 蜜酒:治疗风疹和皮肤癣。
  14. 蓼酒:长期饮用能改善听力、视力,强健脾胃。
  15. 姜酒: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腹痛。
  16. 葱豉酒:缓解烦躁和发热,补益虚弱,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寒热以及腹痛。
  17. 茴香酒:治疗肾气痛、腹痛。
  18. 缩砂酒:帮助消化,调和脾胃,缓解腹痛。
  19. 茵陈酒:治疗风湿引起的筋骨僵硬。
  20. 百部酒:治疗各种咳嗽。
  21. 海藻酒:治疗甲状腺肿大。
  22. 松节酒:治疗因寒气引起的筋骨疼痛和脚气病。
  23. 竹叶酒:治疗各种风热病。
  24. 麻仁酒:治疗因风毒引起的骨髓疼痛和脚气病。
  25. 红曲酒:治疗腹中和产后的瘀血。
  26. 花蛇酒:治疗各种风湿性关节疼痛、瘫痪、皮肤疮癣。
  27. 蝮蛇酒:治疗顽固的皮肤疮疡、风湿性疼痛和癫痫。
  28. 豆淋酒:活血祛风,治疗中风引起的口歪、腹痛和尿血,也用于产后中风。
  29. 虎骨酒:治疗手臂和腿部的疼痛、风湿性关节痛、肾虚和膀胱寒痛。
  30. 鹿茸酒:治疗阳虚引起的无力、尿频和过度劳累引起的虚弱。

总的来说,这些酒在中医中被认为可以通过不同的原料和制作方法,针对性地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尤其是与风湿、虚弱、血液循环和筋骨相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