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木部·桑上寄生
味苦平。
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其实明目,轻身通神。一名寄屑,一名寓木,一名宛童。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茑,生宏农桑树上,三月三日,采茎,阴干。
案《说文》云:茑,寄生也;诗曰:茑与女萝,或作樢;《广雅》云:宛童,寄生樢也,又寄屏,寄生也;《中山经》云:龙山上多寓木;郭璞云:寄生也;《尔雅》云:寓木宛童;郭璞云:寄生树一名茑;《毛诗》云:茑与女萝;《传》云:茑,寄生山也;陆玑云:茑,一名寄生,叶似当卢,子如覆盆子,赤黑甜美。
白话文翻译:
桑上寄生
味道苦,性平。
主要治疗腰痛、小儿背部僵硬、痈肿,有安胎的作用,能使肌肤丰满,使头发和牙齿坚固,促进胡须和眉毛的生长,其果实能明目,使人身体轻盈,精神通达。又名寄屑、寓木、宛童。生长在山川谷地中。
《名医》记载:又名茑,生长在宏农地区的桑树上,三月三日采集茎部,阴干。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茑,就是寄生;《诗经》中说:“茑与女萝”,也有人写作“樢”;《广雅》中说:宛童,就是寄生的樢,又叫寄屏,也是寄生的意思;《中山经》中说:龙山上有很多寓木;郭璞解释说:寓木就是寄生;《尔雅》中说:寓木就是宛童;郭璞解释说:寄生的树又叫茑;《毛诗》中说:“茑与女萝”;《传》中说:茑,是寄生在山上的植物;陆玑说:茑,又叫寄生,叶子像当卢,果实像覆盆子,颜色赤黑,味道甜美。
解释:
- 桑上寄生:这是一种寄生在桑树上的植物,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 味苦平:味道苦,性质平和,适合大多数人使用。
- 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主要治疗腰痛、小儿背部僵硬、痈肿,并有安胎的作用。
- 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能使肌肤丰满,头发和牙齿坚固,促进胡须和眉毛的生长。
- 其实明目,轻身通神:其果实能明目,使人身体轻盈,精神通达。
- 别名:寄屑、寓木、宛童、茑等。
- 生长环境:生长在山川谷地中,尤其是桑树上。
- 采集与处理:三月三日采集茎部,阴干后使用。
- 文献记载:多部古籍如《说文解字》、《诗经》、《广雅》、《中山经》、《尔雅》、《毛诗》等都有关于桑上寄生的记载,说明其在古代医药中的重要地位。
总结:
桑上寄生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植物,主要治疗腰痛、小儿背部僵硬、痈肿,并有安胎、美容、明目等功效。其别名众多,生长在桑树上,古代医药文献对其有详细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