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玉石部·云母
味甘平。
主身皮死肌,中风寒热,如在车船上,除邪气,安五脏,益子精,明目,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云珠,一名云华,一名云英,一名云液,一名云沙,一名磷石,生山谷。
《名医》曰:生太山,齐卢山,及琅邪,北定山石间,二月采(此录《名医》说者,即是仲景元化,及普所说,但后人合之,无从别耳,亦以补普书不备也)。
案《列仙传》云:方回,炼食云母。《抱朴子·仙药》云:云母有五种,五色并具,而多青者,名云英,宜以春服之。五色并具,而多赤者,名云珠,宜以夏服之。五色并具,而多白者,名云液,宜以秋服之。五色并具,而多黑者,名云母,宜以冬服之。但有青黄二色者,名云沙,宜以季夏服之。晶晶纯白名磷石,可以四时长服之也。李善文选注:引异物志,云母一名云精,人地万岁不朽,《说文》无磷字。玉篇云:磷薄也,云母之别名。
白话文翻译
云母
味道甘甜,性平。
主要功效包括治疗皮肤坏死、中风引起的寒热症状,以及缓解晕车晕船的不适。此外,云母还能祛除邪气,安定五脏,增强生育能力,明目,长期服用可以轻身延年。云母有多个别名,包括云珠、云华、云英、云液、云沙、磷石等,生长在山谷中。
《名医》记载:云母主要产自太山、齐卢山、琅邪和北定山的石间,通常在二月采摘。(这里提到的《名医》说法,是仲景、元化以及普等人的观点,但后人将这些说法合并,无法区分具体来源,同时也补充了普书中未提及的内容。)
《列仙传》中记载:方回通过炼制和食用云母来修炼。《抱朴子·仙药》中提到:云母有五种,五色俱全,其中青色较多的称为云英,适合在春季服用;红色较多的称为云珠,适合在夏季服用;白色较多的称为云液,适合在秋季服用;黑色较多的称为云母,适合在冬季服用;只有青黄两色的称为云沙,适合在季夏(夏末)服用;晶莹纯白的称为磷石,可以四季长期服用。李善在《文选注》中引用《异物志》的说法:云母又名云精,埋入地下万年不朽。《说文解字》中没有“磷”字。《玉篇》中解释:磷是薄的意思,也是云母的别名。
解释
云母的性质与功效:云母味甘、性平,主要功效包括治疗皮肤坏死、中风引起的寒热症状,以及缓解晕车晕船的不适。它还能祛除邪气,安定五脏,增强生育能力,明目,长期服用可以轻身延年。
云母的别名:云母有多种别名,如云珠、云华、云英、云液、云沙、磷石等,这些名称可能与其颜色、形态或功效有关。
云母的产地与采摘时间:云母主要产自太山、齐卢山、琅邪和北定山的石间,通常在二月采摘。
云母的分类与服用时间:根据《抱朴子·仙药》的记载,云母有五种,五色俱全,不同颜色的云母适合在不同季节服用。例如,青色较多的云英适合春季,红色较多的云珠适合夏季,白色较多的云液适合秋季,黑色较多的云母适合冬季,青黄两色的云沙适合季夏,晶莹纯白的磷石可以四季长期服用。
云母的文化与历史背景:云母在古代被广泛用于医药和修炼,如《列仙传》中记载的方回通过炼制和食用云母来修炼。此外,云母还被认为具有不朽的特性,如《异物志》中提到云母埋入地下万年不朽。
云母的文字学解释:在《玉篇》中,“磷”被解释为“薄”,也是云母的别名。《说文解字》中没有“磷”字,说明这个字可能是后来才出现的。
总结来说,云母在古代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药材和修炼材料,具有多种功效和别名,其分类和服用时间也根据颜色和季节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