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草部·漏芦
味苦咸寒。
主皮肤热,恶创,疽痔,湿痹,下乳汁。久服轻身益气,耳目聪明,不老延年。一名野兰。生山谷。
《名医》曰:生乔山,八月采根,阴干。
案《广雅》云:飞廉,漏芦也;陶宠景云:俗中取根,名鹿骊。
白话文翻译:
漏芦
味道苦、咸,性寒。
主要治疗皮肤发热、恶疮、疽痔、湿痹,还能促进乳汁分泌。长期服用可以使人身体轻盈、增强气力,使耳朵和眼睛更加灵敏,延缓衰老,延长寿命。别名叫“野兰”。生长在山谷中。
《名医》记载:生长在乔山,八月时采集根部,阴干保存。
《广雅》中提到:飞廉就是漏芦。陶弘景说:民间常用它的根,称为“鹿骊”。
解释:
性味归经:漏芦味苦、咸,性寒。苦味通常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咸味则能软坚散结,寒性则能清热泻火。因此,漏芦主要用于治疗与热、湿相关的疾病。
功效主治:
- 皮肤热:漏芦能清热,适用于皮肤发热、红肿等症状。
- 恶疮、疽痔:漏芦有解毒消肿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恶疮、疽痔等皮肤疾病。
- 湿痹:湿痹是指因湿邪阻滞经络导致的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漏芦能祛湿通痹,缓解这些症状。
- 下乳汁:漏芦能促进乳汁分泌,适用于产后乳汁不足的妇女。
- 皮肤热:漏芦能清热,适用于皮肤发热、红肿等症状。
长期服用效果:
- 轻身益气:长期服用漏芦可以使身体轻盈,增强气力。
- 耳目聪明:漏芦能改善听觉和视觉,使人更加灵敏。
- 不老延年:漏芦具有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
- 轻身益气:长期服用漏芦可以使身体轻盈,增强气力。
别名与产地:
- 别名:漏芦的别名叫“野兰”。
- 产地:漏芦生长在山谷中,尤其是乔山地区。采集时间通常在八月,采集后需阴干保存。
- 别名:漏芦的别名叫“野兰”。
历史文献记载:
- 《广雅》中提到,漏芦与飞廉是同一种植物。
- 陶弘景(陶宠景)提到,民间常用漏芦的根,称为“鹿骊”。
- 《广雅》中提到,漏芦与飞廉是同一种植物。
总结:
漏芦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祛湿、通乳等功效的中药材,适用于治疗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等疾病。长期服用还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它的别名是“野兰”,主要生长在山谷中,尤其是乔山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