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草部·茜根
味苦寒。
主寒湿,风痹,黄疽,补中。生川谷。
《名医》曰:可以染绛,一名地血,一名茹虑,一名茅搜,一名茜,生乔山,二月三月,采根,暴干。
案《说文》云:茜,茅搜也,搜,茅搜,茹藘,人血所生,可以染绛,从草从鬼;《广雅》云:地血,茹藘,茜也;《尔雅》云:茹藘茅鬼;郭璞云:今茜也,可以染绛;《毛诗》云:茹藘在阪;《传》云:茹藘,茅搜也;陆玑云:一名地血,齐人谓之茜,徐州人谓之牛蔓,徐广注《史记》云:茜一名红蓝,其花染绘,赤黄也,按《名医》别出红蓝条,非。

白话文翻译:

茜根,味道苦,性寒。主要治疗寒湿、风痹、黄疸,并能补益中气。生长在山川河谷中。

《名医》中提到:茜根可以用来染红色,别名有“地血”、“茹虑”、“茅搜”、“茜”等。它生长在乔山,通常在二月和三月采集根部,晒干备用。

解释:

  1. 性味与功效

    • 味苦寒:茜根的味道偏苦,性质偏寒。苦味通常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寒性则有助于清热解毒。
    • 主寒湿,风痹,黄疸,补中:茜根主要用于治疗寒湿、风痹(风湿性关节炎等)、黄疸(肝胆疾病引起的黄疸),同时具有补益中气(增强脾胃功能)的作用。
  2. 别名与用途

    • 别名:茜根有多种别名,如“地血”、“茹虑”、“茅搜”、“茜”等,这些名称反映了它在不同地区的称呼。
    • 用途:茜根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用来染红色,这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染料。
  3. 生长环境与采集

    • 生长环境:茜根主要生长在山川河谷中,特别是在乔山地区。
    • 采集时间:通常在二月和三月采集根部,采集后晒干备用。
  4. 文献考证

    • 《说文》:提到茜是茅搜,茅搜是茹藘,是由人血所生,可以用来染红色。
    • 《广雅》:提到地血、茹藘就是茜。
    • 《尔雅》:提到茹藘茅鬼,郭璞注释说这就是茜,可以用来染红色。
    • 《毛诗》:提到茹藘在阪,传中说茹藘就是茅搜。
    • 陆玑:提到茹藘别名地血,齐人称它为茜,徐州人称它为牛蔓。
    • 徐广注《史记》:提到茜别名红蓝,它的花可以染绘,颜色是赤黄色。但《名医》中另有一条红蓝的条目,认为这与茜根不同。

总结:

茜根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痛、补益中气作用的中药材,同时还可以作为染料使用。它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别名,生长于山川河谷中,通常在二月和三月采集根部晒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