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草部·菟丝子
味辛平。
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汁,去面皯。久服明目,轻身延年。一名菟芦,生川泽。
《吴普》曰:菟丝,一名玉女,一名松萝,一名鸟萝,一名鸭萝,一名复实,一名赤网,生山谷(《御览》)。
《名医》曰:一名菟缕,一名唐蒙,一名玉女,一名赤网,一名菟累,生朝鲜田野,蔓延草木之上,色黄而细为赤网,色浅而大为菟累,九月,采实暴干。
案《说文》云:蒙,玉女也;《广雅》云:菟邱,菟丝也,女萝,松萝也;《尔雅》云:唐蒙,女萝,女萝,菟丝,又云蒙,玉女;《毛诗》云:爱采唐矣,《传》云唐蒙,菜名,又茑与女萝,《传》云,女萝,菟丝松萝也;陆玑云:今菟丝蔓连草上生,黄赤如金,今合药,菟丝子是也,非松萝,松萝自蔓松上,枝正青,与菟丝异;《楚词》云:被薛荔兮带女萝;王逸云:女萝,菟丝也;《淮南子》云:千秋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高诱注云,茯苓,千岁松脂也,菟丝生其上,而无根,旧作菟,非。

白话文翻译:

菟丝子
味道辛,性平。
主要功效是续接断裂的伤处,补充身体不足,增加气力,使人健壮,其汁液可以去除面部的黑斑。长期服用可以使眼睛明亮,身体轻盈,延年益寿。别名有菟芦,生长在河川和沼泽地带。

《吴普》说:菟丝子,别名有玉女、松萝、鸟萝、鸭萝、复实、赤网,生长在山谷中(见《御览》)。

《名医》说:菟丝子,别名有菟缕、唐蒙、玉女、赤网、菟累,生长在朝鲜的田野中,蔓延在草木之上。颜色黄而细的称为赤网,颜色浅而大的称为菟累。九月时采摘果实,晒干。

《说文》说:蒙,就是玉女;《广雅》说:菟邱,就是菟丝,女萝,就是松萝;《尔雅》说:唐蒙,就是女萝,女萝,就是菟丝,又说蒙,就是玉女;《毛诗》说:爱采唐矣,《传》说唐蒙,是一种菜名,又说茑与女萝,《传》说,女萝,就是菟丝松萝;陆玑说:现在的菟丝子蔓延在草上生长,颜色黄赤如金,现在合药用的菟丝子就是它,不是松萝,松萝是蔓延在松树上,枝条正青色,与菟丝子不同;《楚词》说:被薛荔兮带女萝;王逸说:女萝,就是菟丝子;《淮南子》说:千秋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高诱注说,茯苓,是千岁松脂,菟丝子生长在它上面,没有根,旧作菟,不对。

解释:

  1. 菟丝子的药性:菟丝子味辛,性平,具有续接伤处、补益身体、增加气力、健壮身体的作用。其汁液可以去除面部的黑斑,长期服用可以明目、轻身、延年益寿。

  2. 别名:菟丝子有多种别名,如玉女、松萝、鸟萝、鸭萝、复实、赤网、菟缕、唐蒙、菟累等。

  3. 生长环境:菟丝子生长在河川、沼泽、山谷、田野中,蔓延在草木之上。不同形态的菟丝子有不同的名称,如颜色黄而细的称为赤网,颜色浅而大的称为菟累。

  4. 采摘与保存:九月时采摘果实,晒干保存。

  5. 与其他植物的区别:菟丝子与松萝不同,松萝是蔓延在松树上,枝条正青色,而菟丝子蔓延在草上,颜色黄赤如金。

  6. 古代文献的记载:古代文献如《说文》、《广雅》、《尔雅》、《毛诗》、《楚词》、《淮南子》等都有关于菟丝子的记载,说明了其在不同文化中的认知和使用。

总结:

菟丝子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植物,主要用于续伤、补益、增强体力、美容养颜等。它在古代文献中有广泛的记载,且与松萝等其他植物有明显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