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菜部·瓜子
味甘平。
主令人说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一名水芝。(《御览》作土芝)生平泽。
《吴普》曰:瓜子一名瓣,七月七日采,可作面脂。(《御览》)
《名医》曰:一名白瓜子,生蒿高,冬瓜仁也,八月采。
案《说文》云:瓣,瓜中实。《广雅》云:冬瓜(上艹下左立右瓜)也,其子谓之瓤。陶宏景云:白当为甘,旧有白字。据《名医》云:一名白瓜子,则本名当无。

白话文翻译:

《神农本草经》上品·菜部·瓜子

味道:甘甜,性平。

主要功效:能使人容光焕发,面色红润,补气而不感到饥饿。长期服用可以使人身体轻盈,延缓衰老。另一个名字叫“水芝”(《御览》中写作“土芝”)。生长在平地的水泽中。

《吴普》记载:瓜子又叫“瓣”,在农历七月七日采摘,可以用来制作面脂(《御览》)。

《名医》记载:瓜子又叫“白瓜子”,生长在蒿高地区,是冬瓜的种子,农历八月采摘。

案《说文》解释:瓣,指的是瓜中的果实。《广雅》中说:冬瓜(上艹下左立右瓜)的种子叫瓤。陶宏景说:“白”应该是“甘”,以前有“白”字。根据《名医》的记载,瓜子又叫“白瓜子”,所以原本的名字应该没有“白”字。

解释:

  1. 瓜子的性味与功效

    • 性味:甘甜,性平。甘味通常具有滋补作用,性平则表示它不寒不热,适合大多数人食用。
    • 功效:瓜子能使人容光焕发,面色红润,具有补气的作用,且不会让人感到饥饿。长期服用可以使身体轻盈,延缓衰老。
  2. 别称与产地

    • 别称:瓜子又叫“水芝”或“土芝”,说明它在古代被视为一种珍贵的食材或药材。
    • 产地:瓜子生长在平地的水泽中,说明它喜欢湿润的环境。
  3. 采摘与用途

    • 采摘时间:根据《吴普》记载,瓜子在农历七月七日采摘,可以用来制作面脂,说明它有一定的美容功效。
    • 《名医》记载:瓜子又叫“白瓜子”,是冬瓜的种子,农历八月采摘。
  4. 文字考证

    • 《说文》解释:瓣指的是瓜中的果实,说明瓜子是瓜类植物的种子。
    • 《广雅》解释:冬瓜的种子叫瓤,说明瓜子和冬瓜有密切关系。
    • 陶宏景的解释:他认为“白”应该是“甘”,说明瓜子的性味应该是甘甜,而不是白色。

总结:

瓜子是一种性味甘平、具有滋补美容功效的食材或药材。它能够使人容光焕发,补气而不感到饥饿,长期服用可以延缓衰老。瓜子有多种别称,如“水芝”、“土芝”、“白瓜子”等,主要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采摘时间多在农历七月或八月。古代文献对瓜子的性味、功效、采摘时间等都有详细记载,说明它在古代医药和美容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