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虫鱼部·石蜜
味甘平。
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痓,安五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一名石饴。生山谷。
《吴普》曰:石蜜,神农雷公甘气平,生河源或河梁。(《御览》又一引云:生武都山谷)
《名医》曰:生武都河源及诸山石中,色白如膏者,良。
案《说文》云:蜂,甘饴也。一曰螟子,或作蜜。《中山经》云:平逢之山多沙石,实惟蜂蜜之庐。郭璞云:蜜,赤蜂名。西京杂记云:南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玉
篇云:螽,甘饴也。苏恭云:当去石字。
白话文翻译
石蜜
味道甘甜,性平。
主要功效:治疗心腹部的邪气,各种惊风、癫痫、痉挛,能安定五脏,补充各种不足,增强气力,补益中焦,止痛解毒,消除多种疾病,调和各种药物。长期服用,可以增强意志,使身体轻盈,不易饥饿,延缓衰老。别名叫石饴。生长在山谷中。
《吴普》说:石蜜,神农和雷公认为它味道甘甜,性平,生长在河源或河梁地区。(《御览》另一处引文说:生长在武都山谷)
《名医》说:石蜜生长在武都河源及各个山石中,颜色白如膏的,品质优良。
《说文》解释:蜂,就是甘甜的饴糖。也叫螟子,或者写作蜜。《中山经》说:平逢山上有很多沙石,实际上是蜂蜜的巢穴。郭璞说:蜜,是赤蜂的名字。《西京杂记》记载:南越王献给汉高祖五斛石蜜。《玉篇》说:螽,就是甘甜的饴糖。苏恭说:应该去掉“石”字。
解释
这段文字出自《神农本草经》,主要介绍了石蜜的性味、功效、别名、产地以及相关的文献记载。
性味:石蜜味道甘甜,性平,意味着它适合大多数人食用,不会引起过度的寒热反应。
功效:
- 治疗心腹邪气:石蜜可以消除心腹部的邪气,帮助调理身体。
- 治疗惊风、癫痫、痉挛:石蜜有镇静作用,可以缓解这些症状。
- 安定五脏:石蜜对五脏有调理作用,帮助维持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
- 补充不足:石蜜可以补充身体的各种不足,增强体质。
- 益气补中:石蜜能增强气力,补益中焦(脾胃),帮助消化吸收。
- 止痛解毒:石蜜有止痛和解毒的功效,可以缓解疼痛和排除毒素。
- 消除多种疾病:石蜜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可以应对多种疾病。
- 调和药物:石蜜可以调和各种药物的作用,增强药效。
- 治疗心腹邪气:石蜜可以消除心腹部的邪气,帮助调理身体。
长期服用:长期服用石蜜可以增强意志,使身体轻盈,不易饥饿,延缓衰老。
别名:石蜜也叫石饴。
产地:石蜜生长在山谷中,特别是武都河源及各个山石中,颜色白如膏的品质最佳。
文献记载:引用了《吴普》、《名医》、《说文》、《中山经》、《西京杂记》、《玉篇》等文献,说明石蜜的性味、功效和产地,并提到苏恭认为应该去掉“石”字。
总的来说,石蜜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材,长期服用可以增强体质,延缓衰老,适合大多数人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