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品·木部·雷丸
(《御览》作雷公丸)
味苦寒。
主杀三虫,逐毒气,胃中热,利丈夫,不利女子作摩膏,除小儿百病(《御览》引云:一名雷矢,《大观本》,作黑字)。生山谷。
《吴普》曰:雷丸,神农苦,黄帝岐伯桐君甘有毒,扁鹊甘无毒,李氏大寒(《御览》引云:一名雷实,或生汉中,八月采)。
《名医》曰:一名雷矢,一名雷实,生石城及汉中土中,八月采根暴干。
案《范子计然》云:雷矢,出汉中,色白者善。
白话文翻译与解释
原文翻译
雷丸(在《御览》中被称为“雷公丸”),味道苦,性寒。主要功效是杀灭三种寄生虫,驱除体内的毒气,治疗胃中热症,对男性有益,但对女性不利。可制成外用的摩膏,治疗小儿的各种疾病(《御览》中引述:雷丸又名“雷矢”,在《大观本》中,这一条是黑字)。雷丸生长在山谷中。
《吴普》记载:雷丸,神农认为它味道苦,黄帝、岐伯、桐君认为它味道甘且有毒,扁鹊认为它味道甘且无毒,李氏认为它性大寒(《御览》中引述:雷丸又名“雷实”,有时生长在汉中,八月采集)。
《名医》记载:雷丸又名“雷矢”,又名“雷实”,生长在石城和汉中的土壤中,八月采集根部,晒干。
《范子计然》记载:雷矢产自汉中,颜色白的质量较好。
解释
雷丸的性质与功效:
- 性味:苦、寒。
- 功效:主要用于杀灭寄生虫(三虫),驱除体内的毒气,治疗胃中热症。对男性有益,但对女性不利。外用可制成摩膏,治疗小儿的各种疾病。
- 性味:苦、寒。
别名:
- 雷丸在不同的文献中还有“雷公丸”、“雷矢”、“雷实”等别名。
- 雷丸在不同的文献中还有“雷公丸”、“雷矢”、“雷实”等别名。
产地与采集:
- 雷丸主要生长在山谷中,具体产地包括石城和汉中。采集时间通常在八月,采集根部后晒干。
- 雷丸主要生长在山谷中,具体产地包括石城和汉中。采集时间通常在八月,采集根部后晒干。
质量鉴别:
- 根据《范子计然》的记载,产自汉中的雷丸,颜色白的质量较好。
- 根据《范子计然》的记载,产自汉中的雷丸,颜色白的质量较好。
各家观点:
- 不同医家对雷丸的性味和毒性有不同的看法。神农认为它味道苦,黄帝、岐伯、桐君认为它味道甘且有毒,扁鹊认为它味道甘且无毒,李氏认为它性大寒。
- 不同医家对雷丸的性味和毒性有不同的看法。神农认为它味道苦,黄帝、岐伯、桐君认为它味道甘且有毒,扁鹊认为它味道甘且无毒,李氏认为它性大寒。
总结
雷丸是一种中药材,主要功效是杀灭寄生虫、驱除毒气、治疗胃热等。它在不同的文献中有多个别名,主要产地在石城和汉中,采集时间为八月。质量上,颜色白的雷丸被认为较好。不同医家对其性味和毒性有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