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品·玉石部·青琅玕
味辛平。
主身痒,火创,痈伤,疥搔,死肌。一名石珠。生平泽。
《名医》曰:一名青珠,生蜀郡,采无时。
案《说文》云:琅玕似珠者,古文作。禹贡云:雍州贡璆琳琅玕.郑云:琅玕珠也。
上玉石,下品九种,旧十二种,粉锡,锡镜鼻为二,戎盐,大盐,卤盐为非,三考当各为一。

白话文翻译

青琅玕
味道辛辣,性平。
主要治疗身体瘙痒、火烧伤、痈疮、疥疮、皮肤坏死等症状。别名叫“石珠”。生长在平原湿地。
《名医别录》中提到,它也叫“青珠”,产于蜀郡,采集时间没有限制。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琅玕是一种类似珠子的石头,古文写作“璆琳琅玕”。《禹贡》中提到,雍州进贡璆琳琅玕。郑玄解释说,琅玕就是珠子。
在《神农本草经》的玉石部下品中,共有九种药材,原本有十二种,其中粉锡和锡镜鼻算作两种,戎盐、大盐、卤盐则不属于这一类,需要分别考证。

解释

  1. 青琅玕:这是一种玉石类的药材,形状类似珠子,具有辛辣的味道和性质平和的特点。
  2. 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相关的疾病,如瘙痒、烧伤、痈疮、疥疮以及皮肤坏死等。
  3. 别名:除了“青琅玕”外,还有“石珠”和“青珠”等别名。
  4. 产地:主要产于蜀郡(今四川一带),生长在平原湿地,采集时间没有特别限制。
  5. 文献参考:引用了《说文解字》和《禹贡》等古籍,说明琅玕是一种类似珠子的石头,且在古代被用作贡品。
  6. 分类:在《神农本草经》的玉石部下品中,青琅玕是其中一种药材,原本有十二种,但经过考证后确定为九种。

总结

青琅玕是一种具有治疗皮肤疾病功效的玉石类药材,主要产于蜀郡,具有辛辣和平和的药性。它在古代文献中有多种名称和记载,是《神农本草经》中下品玉石部的一种重要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