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品·草部·夏枯草
味苦辛、寒。
热瘰疬,鼠瘘,头创,破症,散瘿,结气,脚肿,湿痹,轻身。一名夕句,一名乃东。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燕面,生蜀郡,四月采。
白话文翻译:
夏枯草,味道苦辛,性寒。
主要治疗热性瘰疬(淋巴结结核)、鼠瘘(类似淋巴结结核或瘘管的疾病)、头部疮疡、破症(消除肿块)、消散瘿瘤(甲状腺肿大)、缓解气结、脚肿、湿痹(风湿性疾病),还能使人身体轻健。
夏枯草还有两个别名,分别是“夕句”和“乃东”。它生长在山川河谷地带。
《名医》中提到,夏枯草还有一个名字叫“燕面”,主要生长在蜀郡(今四川一带),采摘时间在四月。
解释:
性味与功效:
- 夏枯草味苦辛,性寒,说明它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
- 主要用于治疗与热毒、气滞、湿邪相关的疾病,如瘰疬、鼠瘘、瘿瘤、脚肿、湿痹等。
- 夏枯草味苦辛,性寒,说明它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
主治病症:
- 热瘰疬、鼠瘘:指淋巴结结核或类似的感染性疾病,夏枯草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 头创:指头部疮疡,夏枯草可以清热消炎。
- 破症、散瘿:指消除肿块、消散瘿瘤(如甲状腺肿大)。
- 结气:指气滞不通引起的症状,夏枯草可以理气散结。
- 脚肿、湿痹:指脚部水肿和风湿性疾病,夏枯草可以祛湿消肿。
- 轻身:指夏枯草有助于改善身体状态,使人感到轻健。
- 热瘰疬、鼠瘘:指淋巴结结核或类似的感染性疾病,夏枯草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别名与产地:
- 夏枯草有多个别名,如“夕句”“乃东”“燕面”,说明它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
- 主要生长在蜀郡(今四川一带),采摘时间在四月,表明其生长和采收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
- 夏枯草有多个别名,如“夕句”“乃东”“燕面”,说明它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
分类:
- 夏枯草被列为《神农本草经》的“下品”,说明它在古代被认为药性较强,需谨慎使用。
- 夏枯草被列为《神农本草经》的“下品”,说明它在古代被认为药性较强,需谨慎使用。
总结:
夏枯草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功效的中药材,主要用于治疗热毒、气滞、湿邪引起的疾病,如瘰疬、瘿瘤、脚肿等。它的性味苦辛寒,生长在四川一带,采摘时间在四月。在古代,它被列为“下品”,说明其药性较强,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