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品·草部·泽漆
味苦微寒。
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生川泽。
《名医》曰:一名漆茎,大戟苗也,生太山,三月三日,七月七日,采茎叶,阴干。
案《广雅》云:黍茎,泽漆也。

白话文翻译:

泽漆,味道苦,性微寒。

主要治疗皮肤发热、腹部肿大、水气滞留、四肢和面部浮肿,以及男性阳气不足的症状。它生长在河流和沼泽地带。

《名医》中提到,泽漆还有一个名字叫“漆茎”,是大戟的幼苗,主要生长在太山地区。采集的时间是每年的三月三日和七月七日,采集的部位是茎和叶,采集后需要阴干保存。

《广雅》中记载,泽漆也被称为“黍茎”。

解释:

  1. 泽漆的性味与功效

    • 性味:苦,微寒。苦味通常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微寒则有助于清热解毒。
    • 功效:泽漆主要用于治疗与热、湿相关的症状,如皮肤发热、腹部肿大、水气滞留、四肢和面部浮肿等。此外,它还能治疗男性阳气不足的问题。
  2. 生长环境与采集

    • 生长环境:泽漆生长在河流和沼泽地带,这种环境通常湿润,适合泽漆的生长。
    • 采集时间:每年的三月三日和七月七日,这两个时间点可能是泽草药效最佳的时期。
    • 采集部位:茎和叶,采集后需要阴干保存,以保持药效。
  3. 别名与文献记载

    • 别名:泽漆也被称为“漆茎”或“黍茎”,这些别名可能来源于其形态或功效。
    • 文献记载:《名医》和《广雅》都记载了泽漆的相关信息,说明它在古代医药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用途。

总结:

泽漆是一种具有清热、燥湿作用的中草药,主要用于治疗与热、湿相关的症状,如皮肤发热、腹部肿大、水气滞留、四肢和面部浮肿等。它生长在湿润的河流和沼泽地带,采集时间在每年的三月三日和七月七日,采集部位为茎和叶,采集后需要阴干保存。泽漆在古代医药文献中有记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