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品·草部·草蒿
味苦寒。
主疥搔,痂痒,恶创,杀虫,留热在骨节间。明目。一名青蒿,一名方溃。生川泽。
《名医》曰:生华阴。
案《说文》云:蒿,菣也,菣,香蒿也,或作(上艹下坚)。《尔雅》云:蒿菣。郭璞云: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为菣,《史记·司马相如传》,庵(上艹下闾)。注《汉书音义》曰:庵(上艹下闾),蒿也。陶宏景云:即今青蒿。

白话文翻译:

草蒿,味道苦,性寒。主要治疗疥疮、痂痒、恶疮,具有杀虫的作用,能够清除骨节间的滞留热。此外,它还有明目的功效。草蒿的别名有青蒿和方溃。它生长在川泽地带。

《名医》中提到,草蒿生长在华阴地区。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蒿就是菣,菣是一种香蒿,有时也写作“上艹下坚”。《尔雅》中也提到蒿菣,郭璞注释说,现在人们把青蒿中香气浓郁、可以用来烤着吃的称为菣。《史记·司马相如传》中提到的“庵(上艹下闾)”,《汉书音义》注释说,庵(上艹下闾)就是蒿。陶宏景认为,庵(上艹下闾)就是现在的青蒿。

解释:

  1. 草蒿的性质:草蒿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功效。
  2. 主要功效
    • 治疗皮肤病:如疥疮、痂痒、恶疮等。
    • 杀虫:能够杀灭体内的寄生虫。
    • 清除骨节间的热:适用于骨节间有热滞留的情况。
    • 明目:对眼睛有保健作用,能够改善视力。
  3. 别名:草蒿的别名有青蒿和方溃。
  4. 生长环境:草蒿主要生长在川泽地带,华阴地区也有分布。
  5. 文献考证:通过《说文解字》、《尔雅》、《史记》等古籍的考证,确认草蒿就是青蒿,是一种香蒿,具有香气,可以用来食用或药用。

总的来说,草蒿(青蒿)在中医中是一种重要的草药,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尤其在治疗皮肤病和清热解毒方面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