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品·木部·秦菽
味辛温。
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发,明目。久服,轻身,好颜色,耐老增年,通神。生川谷。
《名医》曰:生太山及秦岭上,或琅邪,八月九月采实。
案《说文》云:菽,菽萯.莍菽榝实莍裹如裘者,榝似茱萸,出淮南。《广雅》云:榝(木卡),茱萸也。北山经云:景山多秦椒。郭璞云,子似椒面细叶草也。
《尔雅》云:(木毁),大椒。郭璞云:今椒树丛生实大者,名为(木毁),又椒丑莍.郭璞云:(上亠下裘)萸子聚成房貌,今江东亦呼莍榝,似茱萸而小,赤色。《毛诗》云:椒聊之实。《传》云:椒卿,椒也。陆玑云:椒树似茱萸,有针刺,叶坚而滑泽,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香。《范子计然》云:秦椒出天水陇西,细者善。《淮南子》人间训云:申椒杜茞,美人之所怀服,旧作椒,非,据《山海经》,有秦椒,生闻喜景山,则秦非秦地之秦也。
白话文翻译:
秦菽
味道辛辣,性温。
主要功效:祛除风邪,温暖中焦,消除寒痹,坚固牙齿和头发,明目。长期服用,可以使身体轻盈,面色红润,延缓衰老,延年益寿,通神明。生长在山谷中。
《名医》记载:秦菽生长在太山和秦岭上,或者琅邪地区,八月和九月采集果实。
解释:
《说文解字》中提到,菽是一种植物,果实像包裹在裘皮中的小豆,类似茱萸,产自淮南。《广雅》中说,榝(木卡)就是茱萸。《北山经》记载,景山多产秦椒。郭璞解释说,秦椒的果实像花椒,叶子细小,属于草本植物。
《尔雅》中提到,(木毁)是大椒。郭璞解释说,现在椒树丛生,果实大的称为(木毁)。又说,椒的果实聚集成房状,江东地区也称之为莍榝,类似茱萸但较小,颜色赤红。《毛诗》中提到“椒聊之实”,《传》解释说,椒卿就是椒。陆玑说,椒树像茱萸,有针刺,叶子坚硬而光滑,蜀人用来做茶,吴人用来做茗,都是将叶子煮香。《范子计然》中说,秦椒产自天水和陇西,细小的品质较好。《淮南子·人间训》中提到,申椒和杜茞是美人所喜爱的香料。旧版写作“椒”,其实不对,根据《山海经》,秦椒生长在闻喜景山,因此“秦”并非指秦地(陕西)的秦。
解释: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秦菽(秦椒)的性味、功效、产地及相关的文献记载。秦菽是一种辛辣温性的植物,具有祛风邪、温中散寒、坚固牙齿和头发、明目等功效。长期服用还能使人身体轻盈、面色红润、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甚至通神明。它主要生长在山谷中,尤其是太山、秦岭和琅邪地区。文献中还提到秦椒类似茱萸,果实聚集成房状,颜色赤红,可用于制作茶和香料。此外,文中还纠正了“秦椒”名称的误解,指出“秦”并非指秦地(陕西),而是指生长在闻喜景山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