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品·玉石部·凝水石
味辛寒。
主身热,腹中积聚,邪气,皮中如火烧,烦满,水饮之。久服不饥。一名白水石。生山谷。
《吴普》曰:神农辛,吱伯医和扁鹊甘无毒。李氏大寒,或生邯郸,采无时,如云母色(《御览》引云,一名寒水石)。
《名医》曰:一名寒水石,一名凌水石,盐之精也,生常案及凝山,又中水县邯郸。
《范子计然》云:水石出河东,色泽者善。

白话文翻译

凝水石

味道辛辣,性寒。

主要功效:治疗身体发热、腹中积聚的邪气、皮肤中像火烧一样的感觉、心烦意乱,可以通过水冲服来缓解。长期服用可以使人不感到饥饿。又名白水石。生长在山谷中。

《吴普》说:神农认为它味道辛辣,吱伯、医和、扁鹊认为它味道甘甜,无毒。李氏认为它性大寒,有时生长在邯郸,采集没有固定时间,颜色像云母(《御览》引述说,又名寒水石)。

《名医》说:又名寒水石、凌水石,是盐的精华,生长在常案和凝山,也见于中水县邯郸。

《范子计然》说:水石产自河东,色泽好的品质佳。

解释

这段文字来自《神农本草经》,描述了凝水石的性味、功效、别名、产地等信息。

  1. 性味:凝水石味道辛辣,性寒。不同医家对其味道有不同的看法,如神农认为辛辣,而扁鹊等人认为甘甜。

  2. 功效

    • 清热:用于治疗身体发热、皮肤中像火烧一样的感觉。
    • 消积:用于治疗腹中积聚的邪气。
    • 除烦:用于缓解心烦意乱。
    • 止渴:长期服用可以使人不感到饥饿。
  3. 别名:凝水石有多种别名,如白水石、寒水石、凌水石等。

  4. 产地:凝水石生长在山谷中,具体产地包括常案、凝山、中水县邯郸等地。

  5. 品质:根据《范子计然》的记载,水石产自河东,色泽好的品质更佳。

总结来说,凝水石是一种性寒、味辛的药材,主要用于清热、消积、除烦等,长期服用还有止渴的效果。它有不同的别名,产自多个地区,品质以色泽好的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