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品·草部·假苏
味辛温。
主寒热,鼠瘘,瘰疬生创,破结聚气,下淤血,除湿痹,一名鼠蓂,生川泽。(旧在菜部,今移)
《吴普》曰:假苏一名鼠实,一名姜芥也。(《御览》)名荆芥,叶似落藜而细,蜀中生啖之。(蜀本注)
《名医》曰:一名姜芥,生汉中。
案陶宏景云:即荆芥也,姜荆声讹耳,先居草部中,令人食之,录在菜部中也。
白话文翻译
假苏
味道辛辣,性质温和。
主要治疗寒热症状,鼠瘘(淋巴结结核),瘰疬(颈部淋巴结肿大),生疮,能够破除积聚的气滞,化解淤血,祛除湿痹(因湿气引起的关节疼痛)。别名叫做“鼠蓂”,生长在河川和沼泽地带。(原本归类在菜部,现在移到了草部。)
《吴普》说:假苏又叫做“鼠实”,也叫“姜芥”。(《御览》)它又被称为“荆芥”,叶子像落藜但更细,蜀地(四川)的人喜欢生吃它。(蜀本注)
《名医》说:假苏又叫做“姜芥”,生长在汉中。
陶宏景说:假苏就是荆芥,姜荆是发音上的讹误。原本在草部中,现在人们也把它当作蔬菜食用,所以也记录在菜部中。
解释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中药“假苏”的性质、功效、别名以及生长环境。假苏是一种味道辛辣、性质温和的草药,主要用于治疗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等症状,具有破气滞、化瘀血、祛湿痹的功效。它的别名有“鼠蓂”、“鼠实”、“姜芥”和“荆芥”。假苏生长在河川和沼泽地带,原本归类在草部,现在也作为蔬菜食用,因此也被记录在菜部中。
陶宏景指出,“假苏”其实就是“荆芥”,名称上的差异可能是由于发音的讹误。这段文字还引用了《吴普》和《名医》的观点,进一步说明了假苏的别名和生长地。